资阳乐至本土企业四川超迪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的洗衣机、太阳能热水器、红外体温计等产品畅销西部地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四川默森药业有限公司每年将公司盈利的6%-7%反哺科研,共获6项国家发明专利与22项实用新型专利……
在帅乡,科技创新的“种子”在民营企业中不断生根发芽。近年来,乐至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鼓励民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助力乐至高质量发展。
企业:走自主创新路
近日,在位于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经开区的四川丽元达电器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5台全自动端子机和5台线束总成监测台正“开足马力”,满负荷运转,确保能够按时、高质量地完成订单。
据悉,该公司是一家集开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股份制企业,主要生产摩托车主电缆、新能源汽车线束、低压电线等产品。“公司拥有17项国家级新型实用专利,就在去年,公司通过智能化设备升级与革新,顺利实现目标产值4000万元。”该公司行政部长张元清表示。
乐至科技民企蓬勃发展的背后,是该县持续突出科技创新,加强创新主体培育的努力。
“公司与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丹麦奥胡斯大学等8所机构合作,组建院士专家工作站,每年将公司盈利的6%到7%反哺科研。”四川默森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敏忠介绍,作为一家专注蚕桑药食同源功能性食品和生物抗抑菌制剂研发生产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在“中国桑都”就地取材,大力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共获6项国家发明专利与22项实用新型专利。
“作为一家拥有30余年家电专业制造历史的高新技术企业,接下来,超迪电器将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引进专业人才队伍,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不断迈进,研发更多适合市场的新产品,助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四川超迪电器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吴鑫表示。
政府:营造良好科技营商环境
耘硕科技锂电池项目、创科慧锂电池等科技型企业从签约到投产不超过90天,实现了项目签约即开工、开工即投产、投产即见效……
近年来,乐至系统梳理企业创新需求和创新能力,建立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创新引领型企业”梯级培育体系,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创建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加快培育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继续开展‘万人进万企服务促发展’等活动,巩固企业开办“4小时办结”“零费用”成果,助力企业高效发展。”乐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则表示。
“我们邀请了成渝两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专家、教授进企业,切实解决企业在生产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县经科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金融方面,及时摸清企业需求,积极搭建银政企对接会、民营企业发展座谈会等平台,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问题。
“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公司开展的‘一种桑黄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杨敏忠表示,在随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该项发明专利就完成了成果转换。(文、图/唐文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