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成渝双城经济圈 > 正文

资阳安岳新农人唐明辉:身残志坚 小鸡舍孵化亿元产业

3月12日,在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协和镇龙桥村的安岳众兴养殖基地,一排排鸡舍坐落于山林间,清风微拂,空气中弥漫着鸡舍特有的气息。30出头的唐明辉正在仔细查看鸡的生长情况,不时向身旁的工作人员传授经验,交代注意事项。这个精力好像永远用不完的小伙子,用10年时间发展出一个集禽类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年产值高达1.2亿元,用行动书写了别样新篇。

唐明辉出生于德阳中江县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本该拥有无忧无虑的童年,却在7岁那年遭遇了一场车祸,让他下肢缝了200多针,被评定为四级肢体残疾,医生甚至预言他可能一辈子都要依靠轮椅生活,但唐明辉依靠顽强毅力,经过漫长的康复训练,最终重新站了起来,中学时还参加长跑拿过亚军。“我觉得我不是特殊的人,应该是个普通人,你非得说我不行,我非得要争口气。”回想过往,唐明辉眼中闪过倔强的光芒。

因为特殊经历,唐明辉从小喜欢农村喜欢动物,几乎是顺理成章选择了四川农业大学的动物医学专业。毕业后,他回到了老家创业,先后养过泥鳅、乌鱼等,但因实践经验不足,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在学校勤工俭学存的钱全部打了水漂,还欠了亲戚朋友很多债。他没顾得上气馁,转头四处取经学习,偶然得知一位校友在安岳养殖生态鸡,正需要合作伙伴,于是他背上行囊就来到了安岳。

“一切都要从零开始起步,找场地、谈合作、寻销路,每一步都不容易。”2015年,天护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专心研究跑山鸡养殖技术。凭借对质量的严格把控,唐明辉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市场份额不断攀升,如今已有3个养殖基地,36万只鸡,年产值达到3000万元左右。周礼镇桂湖村13组,有唐明辉的一个定点屠宰场,在工人们手上尖刀翻飞中,一只只肥美的鸡被分解、分类,即将发往全国各地。唐明辉从来不满足做一个农场主,他认为如果只靠一小群人,不仅利润微薄,而且抗风险能力低。于是他积极谋划,建立了天护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开设了屠宰场,他自己也从养殖技术转型销售,进军鲜货市场,打破了“养鸡难、卖鸡难”的历史困局,创新“产-供-销”有“鸡”联合体。

目前,联合社在资阳、德阳、绵阳以及云南、重庆等地发展建立了137个养殖基地、3个屠宰场,年出栏量170万只鸡,每天屠宰量3-5万只,总产值约1.2亿元,带动3000人就业创业。唐明辉还积极参加科学养殖技术交流,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富贵经验毫无停留地教给养殖户,累计培训2600余人,其中不少是像他一样身患残疾的人。“其实大多数残疾人内心都不希望别人特殊对待,只希望通过自己双手去创造价值。”唐明辉说。

面向未来,唐明辉有着非常清晰的规划:“我们将打通供港这块的资质与资料,通过港口走向世界,最终目标是要做成一个农业板块的‘华为公司’,全员持股,全体分红。”唐明辉信心满满地表示。(文、图/刘小平 吴芳 周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