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现代化进行式 > 正文

筑牢铁路防洪防汛“安全堤”,守护出行与发展

随着雨季的脚步悄然临近,天气变得变幻莫测,强降雨、暴雨等极端天气即将登场。这对于铁路运输而言,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铁路线路绵延千里,横跨山川河流,一旦遭遇强降雨,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便如影随形,极易冲毁铁路设备、设施,对客、货运列车及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扰乱正常的运输秩序。

为了应对这场挑战,铁路部门迅速行动,全面筑牢防洪防汛“安全堤”。从前期准备工作来看,未雨绸缪是关键。积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铁路沿线的地质状况、排水系统、桥梁隧道、供电设备、外部环境等进行地毯式排查,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进行详细记录,制定针对性的整治方案。利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像雨量计、水位计、地质灾害监测仪等,实时掌握雨情、水情和地质变化情况,建立起24小时不间断的监测网络,确保任何细微的异常都能被及时捕捉。

当汛期真正来临,应急处置机制迅速启动。铁路部门组建了经验丰富、训练有素的抢险队伍,他们24小时待命,一旦接到意外险情报告,便迅速奔赴现场,争分夺秒开展抢险救援工作。储备充足的防洪防汛物资,如沙袋、抽水泵、照明设备等,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拿得出、用得上。与气象、水利、地质等部门建立紧密的信息共享和联动机制,及时获取准确的气象预报和灾害预警信息,以便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铁路做好防洪防汛工作意义重大。从民生角度而言,铁路是大众出行的重要方式,承载着无数旅客出行的安全与便捷。做好防洪防汛,确保列车安全、正点运行,能够实现让旅客日常通勤、探亲访友、旅游度假安心出行的目标,尤其是在强降雨等恶劣天气下,保障旅客生命财产安全,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

从经济层面分析,铁路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是连接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地区与地区之间的重要纽带,承担着大量的货物运输、旅客出行任务。保障铁路在汛期的安全畅通,能维持物资的正常流通,人员的正常工作与生活,避免因运输中断导致企业生产停滞、物资积压等问题的发生,对于稳定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大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铁路防洪防汛工作,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持久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铁路部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做好各项防洪防汛工作,用实际行动筑牢铁路防洪防汛“安全堤”,守护旅客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供稿人: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