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当前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连日来,江西省新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水西镇抢抓农时,积极引导种粮大户开展智能化工厂育秧,提升水稻育秧的质量和效率,为全年粮食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走进张家村委的青华粮食专业合作社育秧工厂,一派繁忙景象映入眼帘。自动化育秧生产线正高速运转,农户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铺土、播种、覆土、洒水等工序,一个个标准育秧盘整齐排列,转入暗室进行催芽生长。“工厂全程机械化播种育秧,每天可以播种7000多盘,可供300亩大田使用。目前我们已接到早稻育秧订单5000亩,大约15天可以完成。与传统育秧方式相比,工厂化育秧具有效率高、周期短、秧苗质量好等优势,每亩成本还可降低20元。”合作社负责人张青华介绍道。
据悉,为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机械化,张家村委通过“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农户”模式整合闲置土地,于去年5月启动粮食烘干厂及水稻集中育秧工厂项目,总投资约380万元,占地面积约30亩。其中育秧工厂投资约160万元,建设了1个播种车间、2个催芽室和2个占地6000多平方米的育秧连棚,今年3月正式投产,年育秧能力达到8000亩。此外,工厂还配备了多种农机设备,可为周边农户提供育秧、插秧、收割、风干等全程机械化农事服务。
与此同时,合湖村委细根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自动化育秧流水线同样开足马力,为春耕做准备。“这是基地第三年开展育秧,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口碑,所以年前我们在原有5000平方米的育秧连棚基础上,又新建了一个6500平方米的育秧连棚,6000亩早稻育秧订单已经排满。从3月5号开始进行第一批育秧,经过3天的暗室催芽后摆盘到温室大棚里,目前绿苗已经长出,预计再经过20多天的生长,4月5日左右就可以移栽到大田里面,然后再开展第二批育秧。”合作社负责人莫细根介绍道。
抓好粮食生产是保障民生的头等大事,水西镇将粮食安全作为底线工作,积极落实科技强农惠农政策,改善农业生产环境,通过推广水稻生产机械化和工厂化育秧等技术,为粮食生产注入强大科技力量,让广大的种粮大户、农户增产增收,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供稿人:何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