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带一路”倡议深化十年之际,中非合作再谱华章。3月7日,中铁资源MKM矿业与刚果(金)利卡西高等教育技术学院联合启动“铜舟共济·中刚菁英锻造工坊”跨国实习项目,12名非洲青年学子踏上“中国技术+非洲实践”的成长之路。这一项目不仅是中刚产能合作向人才培育纵深拓展的标志性事件,更成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技能共享的鲜活典范,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能。
携手同行,搭建人才成长桥梁
项目启动仪式以“铜舟”意象阐释项目深意:“过去我们输出设备与技术,如今更要培育创造未来的人。这艘载满中刚青年梦想的铜舟,既要传承中国工艺的匠心,也要搭载非洲智慧的活力。”
作为最早扎根刚果(金)的中资矿业企业之一,MKM矿业历经十余年发展,不仅是中刚矿业合作的先行者,更是“中刚一家亲”理念的践行者。此次项目恰逢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深化产教融合”倡议落地元年,通过“企业-院校-政府”三方联动,实现从“资源开发”到“人才造血”的战略升级,标志着中非合作从基础设施“硬联通”向技术标准“软联通”、人文情感“心联通”的跨越式转型。
实战赋能,推动专业技能提升
MKM矿业精心为他们制定了“铜舟共济·中刚菁英锻造工坊”实施方案,项目首创“中方技术导师+刚方文化导师”协同带教模式,12名学员按专业精准对接采矿、冶炼等核心生产链,将经历企业全流程沉浸式体验:从劳保安全规范、多语种文化工坊到生产现场深度实践,让学员们在实践中快速掌握矿业技术,提升跨文化职场适应能力。
利卡西高等教育技术学院的学员们在对MKM矿业的致谢中表示,MKM矿业的盛情接待与系统规划让他们“既见专业高度,更感人文温度”。他们特别提到,企业提供的实践平台将帮助他们在“理论真空”与“产业实战”间架设桥梁,激发以矿业报国的职业理想。这份质朴的承诺与现场陈列的定制版《实习任务书》相映成辉,任务书中明确的考核体系既包含专业技能评估,更将“文化传播贡献度”列为关键指标。
共筑未来,深化中刚友谊合作
仪式最后,MKM矿业总经理发表讲话,以中非合作论坛成果与两国元首共识为背景,勾勒出本次实习交流项目的深远意义。他指出,从2012年MKM矿业首块阴极铜下线,到如今培育跨国人才,我们始终与刚果(金)共成长。他寄语学员三点期望:安全为基、学以致用、团结共赢,并特别强调,要以人才链衔接产业链,以文化力激活生产力,在广袤的非洲大地上书写着“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的壮美诗篇。
此次实习交流项目不仅是中刚青年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更是中刚友谊的又一硕果。未来,MKM矿业将持续深化与刚果(金)高校的合作,通过“实习-就业-深造”衔接机制,打造更多高质量的中非青年交流平台,为刚果(金)乃至整个非洲的矿业人才培养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供稿人:中铁资源MKM矿业 张坤 王刚 张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