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国家标准委印发《关于下达第八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的通知》(国标委发〔2022〕26号),批准武侯区承担全国首个社区信义治理标准化试点项目,该试点同时纳入2023年中央和国家部委部署在蓉正在推进的改革试点清单。获批以来,武侯区高度重视,锚定试点建设目标,强化四项举措,聚力统筹推进,全面完成试点任务。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成都市武侯区社区信义治理国家级标准化试点工作专班,印发《成都市武侯区社区信义治理国家级标准化试点实施方案》,实现倒排进度、挂图作战,确保试点工作高水平推进、高质量完成。二是强化体系构建。建立健全社区信义治理新型标准体系,推进社区信义治理指南、社区民主协商议事规范等2项市级地方标准立项研制,制定发布全国首个《社区社会企业运营规范》团体标准,研制实施《社区信义治理术语》《信托制物业服务引导实施指南》《社区信义积分管理指南》等51项关键项目标准,参编《社区服务 总则》国家标准,形成了一整套有机组成,涵盖信托制物业服务、社区保障资金、社区基金、社区社会企业等4大信义治理场景的标准规范。三是强化落地落实。面向试点相关部门、街道、社区、基层服务机构等各类主体共300余人,组织开展试点标准体系及系列标准宣贯培训。创新开发“小武生活”智慧治理平台,构建起“以标准为引领、以平台为载体、以应用为核心”的“两化融合”发展格局。依托戎居苑小区、吉福社区、玉林东路社区、七道堰社区,构建“标准化+信托制物业”“标准化+社区保障资金”“标准化+社区基金” “标准化+社区社会企业”等系列应用场景。四是强化质效评估。组建武侯区社区信义治理专业智库,聚集中央党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知名机构专家35名,强化试点工作指导和保驾护航。围绕试点建设目标,推动武侯72个试点社区常态化自查自评,在试点前后开展了2次满意度测评,提出整改清单,持续落实整改提升。制定监督检查计划,明确专人开展监督检查,对存在或潜在问题及时改进并不断提升,保障试点成效。
试点建设以来,武侯区坚持以标准化为突破口,通过机制重构、公开透明、开放参与,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显著提高了社区信义治理效能。目前武侯区实施落地“信托制”物业服务小区94个,普遍实现了“三升一降”的治理目标。打造出“高攀合伙人·共创五彩社区”“‘水韵金雁运动无限’场景营造”等9个社区保障资金使用优秀项目。孵化培育18家社区社会企业,武侯社区发展基金会建立微基金75支,获得全省首个公募资格。二是打造形成了社区信义治理品牌。通过开展社区信义治理标准化行动,以制度化的形式将武侯创新经验和模式固化,为基层治理提质增效提供了有效途径,社区信义治理品牌持续彰显。国家住建部将试点创新探索的“信托制”物业列入《老旧小区改造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并在全国12个省、34个城市进行学习推广。2023年试点创新探索的“信托制”解纷法获评全国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典型案例。试点成效经验被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学习强国、四川电视台、中国质量报等持续宣传推广。标准化建设经验和做法也吸引了全国其他城市的高度关注和支持,北京市、武汉市、重庆市等30余个地区先后到武侯区开展工作调研和学习交流,基层治理“武侯经验”“武侯标准”向全国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