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永叔街道党工委不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扎实开展“入户听诉”专项行动,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破题”转变,在入户听诉中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探索“三四五”工作法,推动问题发现在一线、矛盾化解在基层,激发了基层治理新动能。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织密“三方联动”责任网,实现民情直通零距离,解决"谁去入户"的问题。充分调动力量和资源,形成了街道党工委统筹、专业团队服务、群众自愿参与的入户格局。一是领导干部“领衔破难”。成立了由党工委书记牵头的工作专班,在45个网格创新建立了“1+1+N”工作体系(1名社区干部+1名网格员+N名党员志愿者)组成了10支“民情直通”服务队,建立“包片联户”责任清单,累计走访群众18731人,总入户率达94%。二是专业团队“把脉开方”。整合司法、教育、医疗等专家资源,组建了3支“民生顾问团”,推行“群众点单—团队接单—跟踪评单”服务模式,针对收集的问题进行分类,召开议事协调会综合研判分析,今年已开展健康义诊、纠纷调解、前置调解等专项服务10余场。三是志愿队伍“暖心敲门”。发动法律明白人、五老人员、社会组织、青年志愿者56人成立红小二“邻里帮帮团”,担任“民情观察员”,延伸问题发现触角,对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两会等重要节点,安全生产等重要领域实行“每日一敲门、每周一服务”。
组织召开入户听诉工作推进会
二、用活“四步融合”诊断法,规范民意听诉全流程,破解"怎样听诉"难题。通过“望闻问切”四步工作法,依托“三大平台”,畅通多维立体的听诉渠道。一是敲门问需望情况。通过收集重点人员、特殊领域的信息提前了解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明确听诉的重点方向,灵活安排时间开展“早访+夜访”错时走访,看住房条件、环境卫生、生产设施,建立"家庭档案可视化台账"。二是深入走访听意见。依托小区党群服务站、矛盾纠纷调解室、警网融合等平台,创新推出“圆桌会议”“邻里仲裁”等特色服务,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和诉求,在开展代办服务、聊家常中捕捉"话外之音"。三是运用"三问"察民生。通过问政策落实、问急难愁盼、问发展建议,引导群众倾诉急难愁盼、对基层治理问计问需,了解背景、问题及深层次原因。四是分类建档强诊断。建立“红黄绿”三色台账(红色急难问题24小时响应、黄色复杂问题限时办结、绿色咨询建议即时反馈)现场研判问题属性,做好志愿服务的“评级转换”。
永叔街道上田侯路社区在职党员进网格开展“入户听诉”解民忧行动
永叔街道机关支部党员进网格开展“上门听诉”活动,耐心倾听群众的意见和诉
永叔街道吉福路社区联合共建单位区城管永叔中队进网格“入户听诉”解民忧行动
三、构建“五个闭环”工作链,促进民诉办理高质效,完善"如何办诉"机制。通过“五步闭环”工作链精准施策,把实事办到心坎上。一是摸清底数。全面梳理居民“需求清单”“问题清单”,对收集到的群众诉求进行分类处理,截至目前共收集群众诉求363件,其中红色21件、黄色86件、绿色256件。二是优化机制。推行民情一本账+问题清单工作机制,现场收集记录群众诉求,积极为孤寡老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开展上门代办服务,形成“网格摸排—专班响应—分级处置”的闭环链条。三是联动处置。推行“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开展党员干部进社区入网格开展“四访四促”活动,对跨部门问题由街道协调共建单位、城管、住建、公安等力量联合解决。截至目前,联动解决12件。四是全程公示。通过社区公示栏、微信群“双公开”,实时更新问题处理进度,接受群众监督。五是回访评价。实行“办结后7日内回访”,满意度低于80%的问题启动二次督办。截止目前,共化解矛盾风险76件,群众满意度达100%。(供稿人:彭悦 周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