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阿坝州理县通化乡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出了一种珍贵的食用菌——羊肚菌,这种菌类不仅以其独特的外形和美味的口感深受食客喜爱,还成为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春山为幕,菌田为画,羊肚菌筑起“金山银塔”。春日时节在海拔1800米的菌田里,褐色菌盖如伞状舒展的羊肚菌破土而出,菌农们穿梭在菌垄间,巧手翻飞采收,箩筐里渐次垒起“黄金塔”,空气中弥漫着菌香与泥土气息交织的独特芬芳。通化乡三岔村村民蒋利蹲在菌垄旁,笑容里透着自豪:“我们家从2019年起开始种羊肚菌,效益好,一年能够收入8万多元,大伙看着我们这儿种羊肚菌不错,周围的乡里乡亲也都开始种植。”据悉,通化乡种植羊肚菌开始于2019年,短短五年时光,三岔村羊肚菌的种植规模已由原来的40亩扩大到了现在的130亩。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科技为弦,品牌为序,羊肚菌谱写“金色乐章”。为进一步提升通化乡羊肚菌的市场竞争力,通化乡积极打造“通化羊肚菌”品牌,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提高羊肚菌的产量和品质,通化乡积极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与四川省农科院联系开展羊肚菌新品种选育,邀请养殖大户杨凤军、杨康林到村开展羊肚菌高效栽培技术培训等,不断提升羊肚菌产业的科技含量。通化乡通过精准的产业定位、系统的政策支持和持续的机制创新,不仅让羊肚菌成为富民强乡的支柱产业,更探索出山区农业乡镇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匠心为舵,市场为舟,羊肚菌驶向“黄金海岸”。羊肚菌的采收时机非常关键,村民们通常在果实体七八分成熟时进行采收,以保证羊肚菌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采收后,对羊肚菌进行分级包装,提升市场价值。目前,通化乡共有羊肚菌种植地400余亩,产量达15万斤,收入预计达600万元。据三岔村驻村第一书记朱阳介绍说:“驻村帮扶工作开展以来,我们通过线上线下拓宽销售渠道,带领收购商实地走村入户10余次,实现羊肚菌成功销往州外省外,共帮助了60户农户销售,共5700余斤,收入56万余元。通过对接,我们与四川承启堂中医馆、养生馆达成定点收购协议,今年上市后将在三岔村设立定点实地采摘、实地参观的基地。”
下一步,通化乡将继续加大羊肚菌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品种等措施,提高羊肚菌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提升羊肚菌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凭借山野珍馐羊肚菌,撑开农民“致富伞”,让这一特色产业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带领更多群众走向富裕幸福的生活。(文、图/理县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