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阳光洒满喧嚣的集市,一抹抹藏蓝忙碌的身影映入眼帘,他们穿梭在川流不息的人流中,巡防在琳琅满目的“小红伞”摊位前,在这春意盎然的三月,为热闹集市增添一份平安“警”色。
临夏市红园广场“小红伞”集市作为一项接地气、惠民生、促经济的民心工程,不仅方便了广大市民的日常生活,也吸引了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品美食、游河州,已成为临夏市展示河州美食、体现民族特色、发展地摊经济的重要名片。临夏市公安立足实际,聚焦问题导向,紧盯发案规律,统筹推进巡逻防控、矛盾化解、安全宣防等重点工作,“零距离”守护集市平安。
治安巡逻护平安
结合“小红伞”集市特点,强化科学布警、显性用警,最大限度屯警街面、动中备勤,结合摊点分布、人流车流等现实情况,合理设置屯警点,对重点路段、重点区域加大巡防警力投放,做到“重点路段见警灯、复杂区域见警力”,同时以视频“网巡”为依托,通过科技赋能实战手段,有效拓宽打击防范的广度和深度,实现集市治安防控全覆盖、零死角、无盲区。
打防结合除隐患
“保管好自己的随身物品,不要让物品脱离自己的视线范围内……”
立足集市实际,推出“线上+线下”巡逻模式,在集市重点区域和人员密集地段加强巡逻防范,及时发现处置各类治安问题,重点强化对盗窃、扒窃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辖区群众安心购物。针对市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召开管理会议,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找出管理存在问题和漏洞,有效发现消除各类风险隐患,不断提升市场管理效能。多警种组建打防小组,按照定人、定岗、定责要求,对案件多发地段进行蹲点巡控,对可疑人员、车辆开展盘查,最大限度降低违法犯罪空间。
矛盾调处促和谐
“大家有事坐下来好好说,不要因为这点小事大动干戈,和气生财。”
临夏市公安局结合警情反馈和集市实际,对可能影响“集市经济”发展的各类不稳定因素进行全面排查、提前介入,及时化解矛盾。对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买卖纠纷、噪音扰民、摊位纷争、环境卫生等问题,积极协调街道、社区相关职能部门介入处理、权威解答,有效消除问题隐患,压降风险等级,避免一般纠纷升级为治安或刑事案件,防止小矛盾引发大事变,切实营造和谐稳定的经营环境。
安全宣防提意识
“大爷,天上不会掉馅饼,这都是诈骗。骗子先利用给你们发红包,骗你们进群,然后让你们做任务,骗你们的钱。”民警详细讲解道。
下午2点多,摊位陆续摆开,临夏市公安局红园派出所民辅警已早早到场。他们穿梭在摊位间,细致检查消防设施,查看有无电线私拉乱接,不放过任何安全隐患。与此同时,“小红伞”集市各摊位处,宣传反诈知识的民辅警忙碌奔走。他们拿着宣传手册,向过往群众讲解诈骗新型手段,以群众“看得见、容易懂、记得住”的方式,向群众面对面宣传电信网络诈骗、盗窃、交通安全等违法犯罪常见类型和惯用手法,叮嘱大家别轻信陌生电话和信息,提升广大群众安全防范意识。
疏堵保畅护平安
“有你们在,我们安心,集市也更有秩序。”
随着集市人流量剧增,给道路交通带来巨大压力。临夏市公安交警在拥挤通道,身姿挺拔、声音洪亮,指挥行人有序通行,耐心劝诫不遵守秩序的行人;在停车区,他们引导车辆规范停放,保障道路畅通。同时,严查酒驾醉驾、无牌无证、超载超员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不断扩大城区道路交通安全整治覆盖面,坚决消除各类风险隐患。
热闹是集市的旋律,平安是藏蓝的守护。让“小红伞”集市“红”起来,人气“聚”起来,商圈“火”起来,群众生活“乐”起来。临夏市公安将继续全方位落实“打、防、管、控、宣”各项措施,紧盯治安复杂区域、场所,抵御各类隐患,驱散潜在风险,进一步加大对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整治力度,为群众“守夜”,给平安“站岗”,为新的一年勾勒出一幅欢乐祥和的美好画卷。(文、图/马志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