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现代化进行式 > 正文

重庆城市治理有了“新”力量 社会参评员助力城市管理“精耕细作”

人人参与城市治理,幸福生活“触手可及”。3月19日,2025年重庆市“3·19”城市管理服务主题周暨大渡口区“宜居宜业城、品质大提升”城市治理活动在大渡口区政府广场举行。活动以“全民参与治理,渝见美好生活”为主题,通过理论知识普及、节目表演、游戏互动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广大市民认识、理解、支持、参与城市治理工作,营造共建共享美丽城市的浓厚氛围。

https://img2.danews.cc/upload/ajax/20250319/7e9950a0f2cbcfd04f51ebe229457674.png

参与城市治理 有了“新”力量

“让我们携手并肩,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共建共享美好家园。”19日上午,手捧着重庆市“城市治理社会参评员”的聘书,大渡口区八桥镇双城社区书记何宁娜与城市管理工作者、“文明小使者”代表一起,向全市市民发出倡议。

活动现场,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重庆围棋协会会长古力和时代楷模、江北区观音桥街道“老马工作室”负责人马善祥受聘成为重庆市“城市文明推广大使”。大渡口区实验小学党委书记李竹、重庆云停智连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谭晓东、重庆市城市治理研究院(重庆市风景园林规划研究院)院长黄建等人受聘成为重庆市“城市治理社会参评员”。

“首批城市治理社会参评员队伍吸纳了各行各业的热心市民,他们更能发现城市管理角落中的问题。有了他们,我们就多了一面‘镜子’,多了一些‘参谋’,可以更多视角、多层次地发现不足、及时改进,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重庆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推动建立城市文明使者志愿服务评价机制,不断完善城市治理社会参评员制度,坚持高效沟通,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同时,也希望能有更多市民参与到城市治理中,共同为创建和谐、宜居的城市环境贡献力量。

活动现场,一块块展板向市民展示了城市管理成果,包括新增公厕、增绿添园、停车综合治理等民生实事。在陈列展示区域、互动展台区域,还有城市道路设施维护、保洁作业、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等设备成果。

此次活动由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中共重庆市委文明办,重庆市城市管理局,中共重庆市大渡口区委、重庆市大渡口区人民政府主办。“3·19”城市管理服务主题周源于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统一特服热线号码12319。从2015年开始,重庆城市管理部门在3月19日前后开展“城市管理服务主题周”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互动体验,邀请市民志愿者走进环卫清扫保洁、下水道疏浚、公园、城管执法以及数字城管中心等城市管理一线,参观垃圾处理场(厂)、污水处理厂、垃圾转运站、新修建的高品质公厕,让市民志愿者亲身体验垃圾去哪儿了、污水怎么处理达标排放、垃圾转运站怎么做到不脏乱臭等。

重庆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全市城市管理系统通过成果展示、咨询服务、文明劝导、志愿服务、互动体验、普法宣传等系列活动,让市民与城市管理部门“零距离”接触,在畅通市民参与城市治理渠道和着力推动“大城众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https://img2.danews.cc/upload/ajax/20250319/a6bc53b39360957f03cb936942ba078f.png

打造宜居宜业城 大渡口这样干

作为今年主题周活动的主会场,大渡口区在城市管理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工作成效,引发了大家的关注。

红蓝相间的人行步道,五彩斑斓的沿江栏杆,大滨路仿佛绚丽的彩带将江边美景串联起来,吸引市民来此休闲健身。通过实施生态修复、建设亲水步道及打造特色景观,大滨路显著提升了江岸线的颜值与气质。

在大渡口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一块巨大的显示屏格外引人注目。树木携带“电子ID”、垃圾车的轨迹清晰可见、“把脉”桥梁是否“健康”……市容环卫、市政设施、园林绿化、城管执法等实时状况一目了然。

不仅如此,生活在大渡口区的居民还深刻感受到,如厕体验、无障碍人行道、直饮水设施,生活越来越方便;人车行道提升、“生命通道”清障、照明盲区消除,出行越来越安全;生活垃圾撤桶,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环境整治,城市越来越干净……

大渡口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大渡口围绕“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的要求,不断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努力构筑宜居宜业“人民之城”。未来,将以“大综合一体化”治理为牵引,构建“1+6+5”城市治理体系,依托“城市治理单元+AI数字赋能”,实施焕颜提质、便民快捷、绿脉增辉、数智赋能、清废治违、众治聚力“六大专项行动”带动城市全域环境综合治理,实现“点上精致、线上出彩、整体大美”。

同时,大渡口区还将结合片区分布,打造大滨路滨江智管、九宫庙智慧治理、双山品质生活、新跃共治共享、金鳌城乡融合五个示范单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