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周口市公安局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深化运用“四专两合力”总体思路,统筹推进打防管控建各项措施落地落实,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2024年,周口市电诈警情数、发案数、损失数同比分别下降11.2%、9.8%、13.3%,平安建设考核指标全省领先;侦破电诈案件1138起,抓获涉诈犯罪嫌疑人2524人;下发资金预警指令4635条,有效劝阻挽损2.4亿余元,以实干实绩实效彰显了公安担当,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依法严厉“打”,全力破案挽损
周口市公安局始终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以打开路、以打促防、以打促治,市、县两级公安机关选调精干专业人员,成立打击电诈犯罪工作专班,动态分析研判电诈犯罪整体态势、作案手法等规律特点,严格落实“日研判、周调度、月推进”工作机制,强力推进大案攻坚,实行重大案件提级挂牌督办,市、县公安机关负责同志包案,集中优势警力,集中攻坚一批大案要案。
同时,周口市公安局坚持“破案与追赃同步,打击与挽损并重”工作理念,通过线上冻结返赃、线下打击追缴的方式,全过程、全环节、全方位追赃挽损,累计向受害人返还被骗资金8千余万元。另外,针对“线上诈骗+线下取现”及利用网约车、货拉拉等平台转移现金犯罪特点,会同8大商业银行、交通运输管理局,共商研究建立“线索举报—落地核查—结果反馈”的闭环机制,搭建网约车预警联络群,教育引导驾乘人员提高防范意识,共抓获“拿现”犯罪嫌疑人19人,追缴返还受害人被骗现金243万余元、黄金200克。
多维主动“防” ,扎紧反诈篱笆
2024年9月16日,鹿邑县公安局涡北派出所接到预警指令,辖区居民李女士疑似遭遇存在虚假投资理财诈骗风险,已向涉诈账户转款数万元。接指令后,涡北派出所值班民警第一时间先与受害人取得联系,随即通知李女士亲属,多方协同前往受害人所在地对其开展预警劝阻工作。
经核实:李女士在网络上认识一名军人,在双方确定恋爱关系后,对方以内部投资渠道的名义诱导其转账汇款购买巨额盈利基金,李女士欲继续按照对方的要求转账87万元投入指定的账户中。功夫不负有心人,反诈中心、辖区派出所民警耐心讲解类似诈骗案例,详细拆解诈骗手法,李女士最终幡然醒悟,成功避免87万元损失。
多破案不如少发案,强打击不如重防范。周口市公安局大力实施主动警务、预防警务,坚持关口前移,以专对专,最大限度压案降损,结合工作实际,组建“四支”专业队伍,即:市县两级公安机关组建与工作量相匹配的反诈专业队伍;基层派出所组建专职预警劝阻队伍;金融、通信、网信部门围绕技术反制、人工干预、综合治理组建专门队伍;乡镇(街道)、村居(社区)组建宣传防范、预警劝阻、人员管控专业队伍,高效开展劝阻,深化警银、警企合作,争分夺秒按下电诈“暂停键”,阻断受害人资金外流。
周口市、县两级反诈中心坚持以快制快,不断强化各类预警劝阻工作,对上级下发预警指令实行快研判、快流转、快劝阻,限时处置、闭环反馈,全面提升预警处置效能,全市资金预警见面劝阻率98.96%,实现“预后零被骗”,
部门协同、警校携手、警企联盟、警民联宣、全社会联动……今年以来,针对电诈犯罪手法变异快、诈骗载体常出新的发展趋势,周口市公安局切实加大反诈宣传力度,找准易受骗场景、环节,建立全方位、广覆盖的新型反诈宣传模式,切实提高宣传覆盖面和精准性,让反诈宣传街区多见、社区频见、生活区常见,努力营造全社会反诈浓厚氛围。同时,针对高校学生、财会人员等群体,组织民警走进校园、登门入企,广泛开展点对点、面对面、多轮次的精准宣传,全力筑牢全民反诈“防火墙”。
协同联动“治” ,挤压犯罪空间
周口市公安局强力推进“断卡”行动,积极协调通管部门加大通讯领域监管力度,狠抓电话卡源头治理,提升精准监测识别能力。一方面强化“资金链”治理,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加强金融技术反制,最大限度提前发现预警受害人、预防案件发生。另一方面,全面清理整治网络乱象,网信部门加强互联网企业监管,督促落实反诈防诈制度措施,切实规范行业秩序,同时要加强公民个人信息保护,严格落实个人信息安全管理责任,依法严厉打击网上买卖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
周口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张元明表示,打击治理电诈犯罪工作,是政治、是大局,关乎民生、连接民心。下一步,周口市公安机关将做强反诈中心、做精反诈队伍、做优工作机制,强化科技赋能,提升实战能力,以更强的政治担当、更大的决心力度,全面加强“四专两合力”建设,奋力夺取反诈人民战争新胜利,全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供稿单位:周口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