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3月17日下午6时许,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李雨祥小吃店店主手机一震,“资商保”理赔款1500元到账的短信提示音,打破了店铺因道路施工围挡带来的冷清。他盯着屏幕愣了两秒,突然一拍大腿:“修路打围了一段时间,没想到政府‘白送’的保险真能赔!这简直就是雪中送炭啊!”
17日-18日,36条这样的短信提示音,在资阳各地街头此起彼伏地响起。四川省首个由政府“全额买单”的个体工商户保险保障项目——“资商保”,正式兑现了它的第一波承诺。
城市建设要升级,沿街商户却在“阵痛期”咬牙硬撑,资阳市委市政府早把这份焦虑看在眼里。1月22日,资阳在全省率先推出“资商保”,为全市13.9万户个体工商户免费投保,保费由政府全额出资,覆盖持续经营保障和经营财产损失两大险种。商户无需申请、无需填表,自动参保,持续经营保障每户累计最高可获赔1.8万元,经营财产损失险累计最高可获赔10万元。
该项保险保障项目一经启动,资阳市市场监管局便主动与住建局、公安局等相关部门对接,全面掌握市政道路建设、维修和改造计划。同时,带着太平洋财险资阳中支理赔团队开始“扫街”,仁德西路、和平南路、安岳建设路……哪条街要开挖多久、商户在经营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台账记得比施工队还细。
“在走访中,我们一方面向商户宣传‘资商保’相关政策,另一方面做好理赔登记,收集经营者的相关信息,便于快速理赔。”太平洋财险资阳中支理赔部经理韩冲表示,经过深入调查,他们发现道路施工导致客流量下降约50%左右,商户普遍比较焦虑。“目前,第一批赔付款已全部到位,主要涉及持续经营保障,按每户每天100元进行赔付,36户个体工商户获赔5.16万元。”
位于资阳市雁江区仁德西路的衡兴汽车修理店便是这次赔付到账的店铺之一。因道路施工封闭10天而面临客流量大幅下降,店主王道衡本对此感到十分忧虑。“但是令我惊喜的是,市场监管局带着保险公司上门,说政府买了保险给我们‘发红包’!”王道衡翻出手机里的赔付明细:收到了三笔转账,总共到账700元:“这钱不多,但暖心!就像有人给我们兜了底”。
除了首批赔付的商户外,“资商保”项目还成功启动了全市首例经营财产损失险种的保险赔付程序。
3月13日,位于雁江区滨江大道的“醉串串自助店”突发火灾。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市场监管局与太平洋财险资阳中支工作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启动“主动理赔”模式。经过严谨的现场勘查与资料审核,确认该个体工商户符合“资商保”的理赔标准,随即正式开启理赔程序。
“他们之前给我打电话,我还以为是骗子。没想到他们火速赶到现场,给我讲解了‘资商保’的相关政策,并协助我清点损失,启动了理赔程序。”醉串串自助店店主邝叶芳回忆起当天的情况仍难掩激动:“火灾后店里烧得一片狼藉,初步估算损失超过10万元。原本以为要自己咬牙扛下这笔钱,没想到政府早就为我们买了保险,真的是太感激了!”
一边是火锅沸腾的市井烟火,一边是赔款到账的短信提示音——在资阳,13.9万个体工商户正感受着“政府投保、保险护航”的踏实。在这座把商户焦虑具象成一笔笔赔付金的城市,优化营商环境不再是文件里的口号,而是街头巷尾此起彼伏的短信提示音——那声音轻快短促,却重若千钧。(文、图/黄智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