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作为黄三角中心城市、黄河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地、国家黄河战略主阵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体育事业发展,连续七年将体育工作列入民生实事,成立了市体育产业协调推进机构,出台了促进体育消费系列政策措施,在体育产业上闯出新路子。
一、聚焦赛事经济。黄河口(东营)马拉松是世界田联金标赛事、中国田径协会A1类赛事,连续举办15届,2024年度全球马拉松排名中位列国内第5位、国际第28位。黄河口(东营)公路自行车赛已举办8届,是山东省首个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在华国际B类赛事。国际户外观鸟季已举办两届,吸引百万国际国内爱好者云集黄河口,抖音平台“到东营拍鸟浪”话题浏览量超6.2亿人次。2025年,东营还将举办赛鸽、龙舟、匹克球、太极拳、田径等全国性赛事10余项以及汽车场地越野、指弹球、国际象棋、围棋等省级赛事40余项。赛事期间,组织开展“跟着赛事游东营”、黄河口特产展销会、体育嘉年华、美食节等配套活动,带动30万余人次参与,拉动旅游、食宿、交通、购物等消费14.3亿元。
二、打造品牌示范。黄河口(东营)马拉松荣获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项目,黄河口生态旅游区荣获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利津县创建为省级体育消费试点县,打造省级示范单位(项目)、精品赛事等20余项。“跃灵动”智慧体育大数据平台在第四届中国体育智能制造创新大赛获得银牌,并入选国家2024年度智能体育典型案例。黄河口“二月二 龙抬头”民俗文化节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2024中华体育文化优秀节庆项目。基层党组织领办社区运动会被国家体育总局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
三、发展户外产业。打造国内首个世界匹克球联盟小镇,引进企业建成年产72万支匹克球拍生产线,改造建设专业匹克球运动场地100处,形成了装备制造、赛事运营、培训推广的全产业链条,匹克球运动成为东营的另一城市名片。立足沿黄沿海生态环境优势,打造黄河口生态旅游区、龙居沿黄户外运动小镇等户外运动目的地、精品体育旅游线路10余处。投资6.5亿元的黄河口园博园户外休闲运动项目、投资2.1亿元的海澜湾国际垂钓基地等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项目都经政府批复,列入全市重点项目。
四、设施提质升级。“十四五”期间,联合国土、规划、住建等部门,把体育公园建设纳入全市公园规划,新建改建体育公园7处,实现了县区全覆盖。依托城市生态廊道和黄河生态廊道,建成沿河海水系、公园景区、湿地社区的黄河健身步道2234.4公里,中心城区200公里健身步道贯通无障碍通行。实施体育设施“进公园、进社区”三年行动计划,市建有体育场地9595个,体育场地面积770.1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49平方米,居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