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厨余垃圾的处理问题日益凸显。据统计,中国厨余垃圾占生活垃圾总量的50%以上,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还会对垃圾处理设施带来巨大压力。面对这一社会痛点,郑州轻工业大学“化食为宝”团队凭借科技创新,研发出一款基于高效微生物降解的厨余垃圾资源化智能处理系统,致力于实现厨余垃圾的高效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为环保事业贡献青春智慧。
1、科技创新赋能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
“化食为宝”项目的核心技术是高效微生物降解+智能控制+油水分离+资源回收,通过多菌种协同降解技术,能在72小时内将厨余垃圾降解率提高至95%,远超传统堆肥法,显著缩短处理周期。项目采用智能环境控制系统,利用AI优化算法和物联网监测技术,实现厨余垃圾处理的自动化、智能化,大幅提升处理效率,降低能耗。
此外,团队研发的油水分离系统可高效回收餐厨垃圾中的油脂,纯度高达95%,用于生产生物柴油、清洁剂等绿色产品,创造附加经济价值。降解后的固体残渣则可加工成有机肥或饲料,液态营养物可用于农业灌溉,实现厨余垃圾的“变废为宝”,真正做到全链条资源化利用。
2、契合国家战略,抢占市场先机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政策,明确提出提高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率,鼓励智能化垃圾处理设备的推广。“化食为宝”项目正契合这一政策导向,具备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项目可广泛应用于社区、餐饮行业、大型商超、食品加工企业、学校及政府机构,满足各类厨余垃圾处理需求。以餐饮行业为例,全国每年产生6000万吨厨余垃圾,市场规模巨大。按照未来5年50%的资源化利用率计算,智能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的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3000亿元。团队开发的模块化智能垃圾处理系统,能够灵活适应不同规模需求,为行业提供高效、环保的解决方案。
图 1 团队深入社区实践调研
3、绿色低碳,助力可持续发展
“化食为宝”项目不仅解决了厨余垃圾处理难题,还实现了碳减排目标。相比传统填埋和焚烧方式,该系统可有效减少甲烷和二噁英等污染物排放,降低温室气体对环境的影响。同时,生物降解技术配合油脂回收与资源循环利用,使整个系统具备低能耗、高回报、绿色环保的特点。
4、科技创新,引领未来
作为一支充满活力的大学生创新团队,郑州轻工业大学“化食为宝”团队成员来自多个学科背景,涵盖环境工程、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充分发挥跨学科优势,以科研创新助力社会可持续发展。团队希望通过本项目,推动厨余垃圾处理行业迈向智能化、资源化的新阶段,为建设绿色生态城市贡献青春力量。
图 2 团队攻坚克难
未来,“化食为宝”团队将继续完善技术方案,拓展商业合作模式,让智能化厨余垃圾处理设备走进更多城市和行业,助力实现“无废城市”目标,为绿色低碳社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