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现代化进行式 > 正文

浙江乐清天成街道:小城三月春风劲 分类新景入画来

为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引导市民养成低碳环保生活习惯,三月以来,浙江省乐清市天成街道组织40余名志愿者组成“分类讲师团”,携带《温州市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手册》及互动教具,深入辖区商超、医院、行政服务窗口等多处人流密集区域,通过“科普 + 互动”形式,开展“面对面科普、手把手教学”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份累计覆盖群众1000 余人次。

活动中,志愿者们组成“扫街小分队”,逐户走访周边餐饮店、便利店等商铺,开启“点对点”分类指导,重点讲解易腐垃圾与其他垃圾的区分,并同步展示“易错垃圾图鉴”,对中药渣、奶茶杯、宠物粪便等高频错投物品进行重点解析,不少市民用手机拍摄分类口诀卡片:“能卖钱的蓝桶桶,易腐烂的绿桶桶,有毒有害红桶桶,没人要的灰桶桶”。

在诊所内,志愿者结合医疗场景讲解棉签、输液瓶、过期药品的特殊处理流程,讲解了医护人员日常接触较多的X光片、药物、体温计的危害性,对有害垃圾分类知识做了全面扎实的普及,还针对CT胶片、废弃口罩等医疗垃圾设计专题培训,帮助医护及后勤人员细化分类流程。

在政务服务中心,志愿者利用市民等待间隙,通过“三分钟微课堂”普及分类知识:“您手中的宣传单页是可回收物,香蕉皮属于易腐垃圾……” 同时,在窗口摆放分类宣传手册,希望窗口工作人员在办理业务时能一并发放手册,向市民宣传下相关垃圾分类知识。大家纷纷表示,未来在工作时,一定会为垃圾分类宣传尽一份绵薄之力。

此次行动特别聚焦“分类标准模糊”和“投放习惯固化”两大痛点,围绕“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其他垃圾” 四大类,通过 “理论 + 实践”双轨并行,强化市民对“分什么、怎么分”的认知。接下来,天成街道将持续深化"分类讲师团"品牌建设,计划开展"家校社"联动实践课、"分类达人"挑战赛等系列活动,让一场全民参与的绿色变革在天成街头生动上演,让垃圾分类从“新风尚”变成“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