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成渝双城经济圈 > 正文

资阳雁江:推动粮食作物单产提升 端稳端牢中国饭碗

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公布了100个全国水稻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名单,资阳市雁江区成功入选。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蓄势之年,雁江区锚定“百县千片·天府粮仓”高产竞赛目标,把水稻单产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围绕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主体,紧盯关键农时、关键技术、关键要素,推动单产水平再提升,为全区粮食产量53万吨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突出重点区域,强化分类施策

雁江区聚焦保和镇马蹄湾园区、丹山镇稻渔园区、老君镇粮蔬园区、堪嘉镇垦造水田项目四大重点万亩区域,分类开展水稻种植。

保和镇马蹄湾园区紧盯农时制定水稻育秧生产进度表、丹山稻鱼园区签订限期种植责任书,确保不误农时;老君镇粮蔬园区以销路为重点,引进五粮液订单种植品种“冈优188”,解决销路难题;堪嘉镇垦造水田项目区域开展镇村水稻栽培技术培训会,引进“旱优73”水稻抗性品种,破解水源差难题。


突出重点环节,强化技术指导

雁江区围绕“集中育秧保壮苗、机插机播增密度、干湿交替管好水、一喷多促全覆盖”等重点环节,强化单产提升关键技术指导。

坚持优选品种。选用优质、高产、抗性好、生育期适宜、穗粒兼顾型的杂交优质稻品种。如:川种优3607、宜香优2115、品香优秱珍、晶优534等。

坚持适期播种。根据气候特点及多年栽培经验,冬水田3月中旬,两季田3月下旬播种产量最高。机插秧亩用种1.5-2公斤/亩。培育壮秧,使用“育秧伴侣”等拌种剂,提高育秧质量,增强抗病抗逆能力。

坚持科学管理。合理密植,人工插秧每亩0.9-1万窝,机插秧1-1.2万窝,耐密品种机插秧可再适度增加密度到1.3-1.5万窝,增加基本苗,提高有效穗,确保产量。科学施肥,按照水稻目标产量600公斤,一般田块要施足亩尿素20公斤、磷钾肥40公斤以上。加强病虫防治,插秧后5-7天防治杂草一次,重点防治螟虫、纹枯病、稻飞虱、稻种卷叶螟、稻瘟病等。


突出要素整合,强化统筹协调

统筹资金力量。统筹整合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向重点镇倾斜,在良田、良机、良种、良法要素上给予保障。同时以全国水稻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为契机,争取项目资金400万元以上,为水稻单产提升提供资金保障;

协调技术力量。主动对接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绵阳农科院水稻专家,联系四川川种种业集团、四川云海农业公司等,集合区农业农村局科教、植保、土肥、种子等各股室人员力量,加强重点区域、重点主体的日常联系和技术包联,为水稻单产提升夯实技术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文、图/肖正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