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提振消费需求驱动的背景下,冷链物流作为贯通城乡、链接全球的重要纽带,正迎来政策红利与产业变革的双重机遇。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促进跨境电商发展,完善跨境寄递物流体系,加强海外仓建设”“强化法律、金融、物流等海外综合服务,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布局”等战略方向,玉湖冷链作为行业标杆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与商业模式创新持续赋能产业升级积极响应政策要求,在降低冷链物流成本、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布局等方面为构建现代冷链物流体系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本。
技术创新助力园区商户降本增效
在玉湖冷链已投运的广州、成都园区,集冷链仓储、航空运输、干线运输、城市配送、一件代发等于一体的仓储物流履约服务,已是园区商户“降本增效”“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
来自新广缘食品的负责人提到,过去运营一个档口,配送、装卸货、开单、清货等工作至少需要6人。进驻广州园区后,借助玉湖冷链仓储物流履约服务,公司仅需两人负责开单和点货,物流车队也从15辆减至5辆,运营与管理成本大幅下降。
需指出,传统市场中商户冷链物流成本之所以居高不下,是受运输、仓储、设备技术投入及货物损耗等多因素影响。例如在物流环节,若园区物流体系不健全,则商户须投入大量资金自建或与其他物流车队合作、因客户物流需求难以及时响应而错失订单、冷链条件不达标导致货物损坏等一系列连锁反应,致使物流成本高企。
为助力园区商户降本增效,玉湖冷链通过对仓储物流资源的高效整合以及数字化建设,自研智慧管理平台,并配备AGV无人转运车、全自动立体库、智能分拣机器人等智能设备,成功破解传统仓储物流库存周转率低、数据割裂、运输延迟、货物损坏等难题。
仓储层面,玉湖冷链与富勒科技、洞隐科技联合研发的供应链智慧物流系统,实现订单线上化和自动审核,使订单响应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40%;通过分析历史出入库数据,提前预警商户备货热销商品,库存周转率提高25%;多种智能设备的投入使用,令仓储区可在-25℃环境连续作业8小时,误差率≤0.1%。
物流方面,玉湖冷链广州、成都园区物流线路覆盖7个省、55个城市、112个区县、150个市场,通过建立巨大的物流网络为园区商户业务发展赋能。此外,玉湖冷链在各园区内建立特有的1小时转运服务,运用无人车等智能设备,由专业团队保障,满足客户货物快时效周转需求,降低转运成本,解决传统园区三轮车、地牛转运秩序混乱的痛点。
玉湖冷链广州园区商户丰记食品的陈泽鑫表示,玉湖冷链提供的一件代发、全国零担、全程冷链等配送服务,助力公司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广泛的物流线路也推动业务飞速增长。“顺着玉湖冷链的物流路线,我们已经在广州、佛山、江门实现大量拓客,未来还会跟着玉湖冷链的服务网络,向海南、广西、江西等区域进军。”
有行业报告显示,数字化技术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物流成本10%-20%。玉湖冷链在仓储物流领域的数字化实践表明,高品质的线下履约服务在降低冷链物流成本、提升冻品流通效率等方面大有可为。同时,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数字化技术在优化仓储物流管理、降低成本等方面有更大发展潜力。
发挥引领作用,助力产业生态重塑
中物联冷链委指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布局”,蕴含对技术标准与效率的要求,冷链物流正朝着精细化、低碳化转型。
聚焦冷链供应链行业可持续发展与绿色转型,玉湖冷链积极践行头部企业责任,主导、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冷链物流技术委员会(ISO/TC 315)项目组工作,其中多个国际标准已正式发布或取得阶段性进展。
为推动冷链食材高效流通,玉湖冷链做深、做实线下履约服务同时,也持续壮大研发团队,发力线上数智贸易,线上平台已融合冷链食品B2B交易与履约、竞拍交易及供应链金融等服务。其中,作为玉湖冷链生态圈企业之一,玉湖一拍将国际食材拍卖交易模式引入中国,发挥拍卖模式的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功能,自2024年二季度正式运营至年末,已成功举办120余场竞拍会,拍品涵盖进口牛肉、进口海鲜等多品类,平台冻品交易总额超千万,其中整柜交易占比超过88%。
政策利好下,冷链物流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在中国从“冷库大国”迈向“冷链强国”进程中,玉湖冷链的创新实践,不仅能够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发展模式,亦在保障食品安全、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冷链物流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玉湖冷链将持续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书写全球冷链产业的中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