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现代化进行式 > 正文

四川省苍溪县人社局推行“334”工作模式,全面提升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质效

近年来,苍溪县人社局始终坚持以“建优人才服务机制、打造一流服务窗口、服务县域发展大局”为主题,以档案宣传、档案安全和高效办成一件事为工作主线,积极探索“334”工作模式不断提升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坚持三个强化,构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宣传大格局

一是强化线下引导。坚持力量下沉、服务延伸,整合周末招聘、专项招聘等活动资源,不断丰富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进企业、进校园、进村社、进大厅“四进”活动载体,开展流动人员“面对面”政策宣讲、“一对一”对接服务,解答群众关心的问题,引导群众线上办理和查询个人档案。二是强化线上宣传。利用党政官网、人社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适时更新发布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线上操作指南、人事档案管理等内容,覆盖群众超2万人次。三是强化节点普及。积极开展“6.9国际档案日”集中宣传活动,借助“政务新媒体开放日”,邀请各级媒体、“两委员一代表”等社会各界现场体验档案查询、档案利用等全流程服务,让广大流动人员对人事档案管理“放心、省心、安心”。

落实三项制度,织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防护网”

一是健全档案管理制度。进一步优化收集、鉴别、整理、查(借)阅、归档等档案管理制度,按照四川省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信息管理服务系统的档案在库位置,标注档案柜架代码、柜架格子代码,设置档案存放位置、收集登记、查询归档等标识,规范档案管理流程,确保档案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二是建立档案盘库制度。定期对在库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与四川省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信息管理服务系统进行比对,核查档案存放位置是否准确、在库档案与系统数据是否一致,做到账实相符。三是落实档案安全制度。我县所存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严格实行档案库房、查阅室、档案整理室和档案人员办公室“四室”功能区域分开,按照档案库房“八防”要求,配备了灭火器、除湿器、自动温度计、24小时监控、遮光窗帘、防盗窗等硬件设施,确保了200余平档案库房、2.8万卷档案的安全。

突出四化建设,推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服务便民化

一是业务便民化。全面推行“预约服务”“延时服务”,深入推进“一门一窗一网一次”办理,实行告知承诺制、首问负责制,积极采用“先受理,再补缺”容缺办理,努力确保办事流程最简、办理时限最短、服务质量最优。同时,实行窗口服务区、咨询导服区、等候区等功能分区,对大厅硬件设施进行提档升级,为办事群众提供了便捷、细致温馨服务。二是业务专业化。着力加强窗口经办人员队伍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窗口职工全员参加“人社练兵比武”“青年大讲堂”“业务技能月月比”等活动,每年至少安排2次经办人员外出参加档案业务学习培训,每月至少开展1次业务学习讨论会,不断掌握先进档案管理知识,探讨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努力巩固提升工作经验做法,提高档案业务水平。三是业务网办化。依托四川省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开展业务经办,引导办事群众通过“四川人才网”网站、“四川人社”APP实现网上办。进一步健全网上办事工作机制,实行1个工作日完成审核、3日内办结,积极推进档案业务“川渝通办”,川渝地区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接收、转出等方面“一站办理”,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四是信息采集精细化。始终坚持“一次办好”“一链办理”的工作标准,成立工作专班负责对信息录入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审查。对26项必采项全部“应采必采”,对非必采项实现“能采即采”,较好地完善了基础数据库。目前,我县流动人员人事档案2.8万卷已全部完成信息采集并录入系统。(供稿人: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