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现代化进行式 > 正文

江西遂川:公益诉讼绘就山水新画卷

碧波荡漾的泉江河畔,白鹭翩跹;枝繁叶茂的南风面保护区,鸟鸣婉转;错落有致的桃源梯田,蛙声不断……

近年来,江西省遂川县检察院在公益诉讼领域深耕细作,坚持以法治为笔、监督为墨,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遂川生态画卷。

机制升级聚合力,“双长”协作破治理难题

“过去河边非法采砂屡禁不止,如今‘河长+检察长’齐上阵,问题迎刃而解!”在五斗江国家湿地公园,一名乡镇河长在联合巡河时感慨。

五斗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罗霄山脉中段,全长约80公里,总面积897.3公顷,是遂川国际性候鸟迁徙通道和环井冈山生态圈的生态保障。当县检察院发现公园生态环境被破坏问题后,邀请县林业局和属地乡镇政府召开保护专项整治座谈会,并向县林业局发出检察建议。县林业局针对检察建议逐项整改销号,并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3899万元,用于五斗江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与建设,建立3处小微湿地保护与利用示范点建设,发挥湿地生态效益,还挖掘和提升湿地资源优势、潜力,打通湿地资源生态价值转换通道,完成首笔跨县城湿地资源交易。

改变源自2024年,县检察院与水利、林业、自然资源等部门升级协作机制,明确“河(湖、林)长+检察长”信息共享、联合督办、生态修复等12项细则。截至目前,当地已开展联合巡查7次,推动20余处问题完成整改。

专项“亮剑”护民生,主动作为推进环境治理

“我院调查发现,全县有33家汽修厂存在废机油处置不规范等问题100余处,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风险……”

磋商会上,县检察院检察官向与会人员通报该县汽修厂违规处置废机油相关情况。

2024年1月,借助省检察院平台生态环境保护数字检察模型,县检察院开展“机动车废机油污染防治”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

对专项活动发现的问题,县检察院联系县相关单位召开机动车废机油污染防治磋商会,共同推动33家汽修企业全部完成整改。并对辖区内100余家汽修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定期检查督导,整改问题200余处,指导80余家汽修企业进行网上申报登记备案,确保汽修行业废机油闭环流通,有效杜绝污染隐患。

2024年7月,县检察院发现该县泉江河一段河道违法堆放建筑垃圾,存在行洪安全隐患。立即邀请县水利局和属地乡镇政府有关人员调查核实,现场发现堆放的建筑垃圾200余吨,面积达80平方米。

针对以上问题,县检察院向县水利局和属地乡镇政府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其认真履职,尽快恢复河道原貌。同时举一反三,会同县水利局和属地乡镇政府,开展河道综合治理。推动完成清除赣江流域河道建筑垃圾600余吨,面积达200余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2座,对违法倾倒建筑垃圾高发河段设立警示牌、围挡等设施,有效杜绝了倾倒建筑垃圾的违法行为,惠及周边群众1.5万人。

据悉,该县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水质稳居全省前列,地表水过境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二类标准,县级集中式饮用水达标率100%。

国土守护显担当,让每一寸土地生机盎然

矿山复绿关系着生态环境恢复。县检察院在走访调查中发现,某矿山经开采后裸露在外,未进行修复。

了解相关情况后,县检察院依法向县自然资源局、属地乡镇政府等单位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其依法全面履行监管职责,督促相关企业严格按照有关要求规范开展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工作,并加强质量检查、监督指导,确保生态环境修复质量。

经多方协调,该处裸露矿山终于得到实质性修复。推动该矿业有限公司将生态修复基金及时足额存入其生态修复基金专户,并与邮储银行、县自然资源局签订矿山生态修复基金专用账户资金监管协议。

调查走访时,县检察院还发现一些农业基地存在农用薄膜处置不规范问题,便联合县职能单位对全县9个乡镇,20余家农业种植基地、2030亩耕地开展“白色污染”防治专项监督,发现台账不健全、薄膜未回收处理、随意丢弃、就地焚烧等线索26个。

随后,县检察院组织县相关单位召开会议,明确整改责任,依法向县相关单位及属地乡镇政府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加大排查及监管力度。数据显示,当地共清理处置废弃农用薄膜815吨,开展宣讲13次,发放宣传手册2000余份,有效提升农村群众土壤污染防治意识。该案例入选全省检察机关“做优‘检护民生’ 做实人民至上”典型案例。

“县检察院工作做的确实蛮好,特别是环境保护这块,大家看得到、摸得到、感受得到,全县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所以在县人大会议上,我们全体代表一致给检察院的报告投了赞成票”,面对记者,吉安市人大代表、遂川县新鹭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卢新平坚定地说。(供稿人:陈义辉 李书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