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化进程加速与老龄化社会叠加的双重背景下,明江路社区以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为突破口,创新实施"1485"院落治理体系,构建起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文化浸润的现代社区治理范式。这一实践不仅回应了银发群体的现实需求,更探索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社区治理现代化路径。
一、治理机制创新:构建四维联动治理体系
"1485"模式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构建起"组织覆盖-需求响应-文化赋能-精准服务"的四维联动机制:
组织覆盖:建立"社区党总支-院落党支部-微网格党小组"三级组织架构,通过"明航协商联席会"制度实现党组织对治理全过程的领导。选拔8名党员骨干组成院落主理人团队,形成"党总支统筹、党支部负责、党员参与"的治理网络。
需求响应:创新"四步工作法":需求收集(线上线下双渠道)-需求研判(党支部联席会议)-方案制定(专业团队+居民代表)-项目实施(党员带头+居民参与)。建立"居民心愿清单"动态管理机制,已累计响应适老化改造、文化空间建设等需求10项。
文化赋能:实施"文化记忆唤醒计划",通过"社区轶事"故事征集、单位文化墙绘制、航天主题景观打造,构建"一居一品"文化矩阵。开展"书香明江"文化节、非遗体验活动等,让传统文化在社区生根发芽。
精准服务:构建"微服务生态圈",链接家庭医生、便民服务商等资源,建立"居民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的服务机制。已开展健康咨询、理发磨刀等便民服务,惠及居民500余人次。
二、空间治理创新:打造全龄友好社区范本
针对老旧社区空间功能缺失、适老化不足等痛点,实施"五微一体"空间改造计划:
童梦乐园:将闲置荒地改造为儿童游乐区,同步设置适老休憩设施,实现"一老一小"共享空间。项目采用"参与式规划"模式,邀请居民参与设计全过程,提升改造方案的科学性和接受度。
绿意闲庭:对破旧凉亭进行无障碍改造,增设垂直绿墙、遮阳设施,打造"生态社交空间"。项目引入"社区花园"理念,由居民认领绿植养护,增强社区归属感。
怡年文化壁:将主干道墙面改造为爱老文化长廊,通过航天故事彩绘、尊老格言展示,营造"看得见"的孝亲文化。
提升前
提升后
三、文化治理创新:重塑社区精神共同体
针对单位型社区文化差异大、融合度低的挑战,实施"文化融合三大行动":
空间叙事行动:打造"八彩纷呈"文化墙,将八个单位的文化符号转化为可视化的景观元素,形成"航天蓝""爱老敬老"等主题文化带。
活动共融行动:举办"邻里文化节"、"邻里运动会"等活动,促进不同单位居民的文化交流与认同。
提升前
提升前
明江路社区的治理实践,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生动诠释,是应对老龄化挑战的创新探索,更是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样本的积极尝试。当"航天蓝"辉映"夕阳红",当文化记忆转化为治理资源,这个老社区焕发出的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更新,更是社区精神的重生。期待更多社区以此为鉴,共同书写中国式社区治理的现代化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