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视讯 > 正文

农发行叙州区支行:百亿活水润“三农” 谱写支农新篇章

近日,随着农发行四川省分行辖内宜宾市叙州区支行4.3亿元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的顺利投放,该行贷款余额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达到103.66亿元,较年初增长16.83亿元,增幅达19.38%,贷款余额创建行以来新高,政策性金融之笔正在戎州大地上书写着新时代“三农”发展的壮美诗篇。


聚焦主责主业,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走进宜宾市叙州区的田间地头,农户们抢抓农时翻耕土地、播种育苗、施肥灌溉……一幅生机盎然的春耕农忙画卷徐徐铺展。农发行叙州区支行始终将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作为立行之本,统筹服务好地区粮油市场收购和调控,近三年累计投放粮油信贷资金超6亿元,切实保障了叙州区粮油市场收储供应稳定,守好了百姓“米袋子”。

在叙州区观音、合什等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如火如荼。该行紧扣“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累计投放超16亿元贷款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连片良田超38万亩,形成“一平两通三提升”格局,粮食亩均产能提升15%-20%,同时“菜篮子”保障能力也得到明显提升。曾经零散的“斗笠田”变身为“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的连片良田,拖拉机、旋耕机等农业机械在田间协同作业,共同奏响戎州大地共同富裕新乐章。

宜宾市叙州区“天府粮仓”北域片区示范区建设项目


守护绿水青山,绘就生态宜居新画卷

春雨初霁,长江、金沙江、岷江如三条玉带,在夹镜楼下交汇成诗,红嘴鸥与鱼群构成“鸟翔鱼跃”的和谐画卷。从工业污染区到“千里江山图”,宜宾这座古老城市因生态之美重焕生机,而追溯源头,离不开政策性金融活水多年以来的源源滋养。

农发行叙州区支行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打好“绿水、蓝天、净土”保卫战,累计投放超6亿元贷款助力城乡水利治理和生态修复,为“一江清水向东流”提供有力支撑。2024年国庆假期,宜宾游客量达742万人次,长江公园也成为热门打卡地,而这正是该行累计投放超4亿元贷款支持的三江六岸综合整治项目所在地。截至目前,该行累计投放绿色贷款超28亿元,政策性金融之笔绘就的“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城市水墨丹青生态画卷在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徐徐向东流淌。

叙州区三江六岸综合整治项目


深耕特色产业,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发展县域富民产业,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该行坚持以“产业+”为抓手,围绕宜宾“5+2”产业体系建设,因地制宜挖掘“林下经济”“农文旅综合”等新业态新动能。叙州樟海素有“油樟王国”的美誉,是全国最大的天然油樟植物园,油樟资源面积42万余亩,樟油产量占全国70%以上。为巩固提升“油樟王国”,该行累计投放贷款超11亿元支持油樟产业建设,开展油樟林抚育及低效林改造,预计2025年油樟面积突破50万亩。同时以“世界樟海”传统品牌建设为依托,不断探索“林下+中药材”“森林景观+旅游”新模式,实现当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和全链条增值,持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同时投放超15亿元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改造贷款滋润了叙州区6个乡镇的千家万户,同步带动康养旅游、古镇民宿等产业发展,除了产业“活”起来,村民们的日子也“火”了起来,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叙州区油樟低质低效林提质增效项目


城乡协同发力,铺就融合发展快车道

随着推土机履带碾过石板路,矮旧的楼房在灰尘中逐渐变成了记忆的符号,取而代之的是配备有完善的道路、绿化、管网的崭新现代化楼房。尘埃落定时,祖祖辈辈都居住在“城中村”的李大爷,也终于落下了心里的那块“大石头”。该行始终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重要位置,“三大工程”政策出台后,立即行动、靠前服务,第一时间组建专班精准对接融资需求,提供方案策划设计、项目申报审批、借款发放支付“一站式”的全方位融资融智服务,凝聚全行骨干力量跑出项目申报“加速度”。截至目前,该行已累计发放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超18亿元。除了把城市建设好,该行同时在畅通城市空间网络上不断发力,累计投放19亿元贷款用于城乡路网建设,以强有力政策性金融保障编织起“县乡小循环+区域大动脉”共518公里的立体交通网,加速推进宜宾“七横六纵一环”新格局构建,有效解决人员、物资流通不畅,乡镇跨越式发展受阻难题,铺就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益的乡村振兴“快车道”。


叙州区岷江沿江快速通道项目


从粮食安全的“守门人”到生态治理的“排头兵”,从城乡融合的“铺路石”到乡村振兴的“领航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农发行叙州区支行将继续以党建为舵、以实干为帆,紧密围绕“五篇大文章”,擦亮“四个银行”特色品牌,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中勇担使命、主动作为,奋力书写新时代新征程支农报国新篇章。(文、图/周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