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内核:敢闯敢拼、坚韧不拔、善于突破和敢为人先的“四千精神”
文化释义:项目传承浙商“四千精神”,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创新提出“政策协调-千方百计”、“安全管理-千言万语”、“工程进度-跬步千里”、“党建引领-千钧之力”,旨在通过精神引领,凝聚全体人员合力,发扬敢闯敢拼、坚韧不拔、善于突破和敢为人先的干事创业精神,坚定不移走好创新驱动与科技支撑的发展道路,全力打造浙南科技城建设施工的典范。
项目简介
温州浙南科技城北片区综合开发项目为联合体项目,合作面积约7.17平方公里。项目采用“投资人+EPC+产业项目投资建设运营”模式实施,建设内容包括市政道路、公建配套、园林景观绿化、水体营造及整治、土地污染治理、智慧城市、地下空间等。
在建设过程中,浙南科技城项目围绕“一港五谷”发展规划,以提质增效作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以打造景区化两栖海绵城区为目标,以“生态、智慧、科技”为三大产业发展主题,助推打造低碳绿色产业高地,为打造浙江省高质量发展第三极提供硬核支撑。
政策协调强联动
正在稳步推进建设的机场大道东延工程,作为浙南科技城项目的子项目,是龙湾区规划骨架路网“七纵、七横”中的“一横”,是机场大道的关键组成部分。
路线由西向东布设,串联起多条重要道路和交通枢纽,同时跨越浙南科技城、海滨围垦区和瓯飞围垦区,路线全长约6.4公里,新建道路实施段长度约5.8公里,施工组织极其复杂,施工组织难度极大。
由于沿线企业单位众多,涉及航油和油气管线迁改,且航油管道的安全距离限制、现状航油管线与三段设计道路交叉冲突,管道两侧范围内规划的建筑难以开展建设,导致施工作业面无法打开,项目安全管理面临着极大的内外部挑战。
项目围绕存在的航油管线迁改事项、项目范围内企业的征拆等制约因素,各部门分工协作,主动认领难题,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讨论研究,形成了推进工程进度的初步思路,并建立工作任务分解台账,针对具体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举措,并严格按照计划实时跟进。
安全管理出实招
项目积极践行“简单、直接、高效”的管理理念,为提升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每月组织管理人员学习相关标准及规范,提升管理水平及安全知识技能;定期开展月度、季度风险辨识会议,对施工中的危险源进行评估,并制定专项措施,确保风险可控;积极开展应急演练活动,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让参培人员身临其境般地体验现场模拟场景,大大提升培训效果;对各工区、各班组实行差异化、精准化动态监管和考核,相关部门建立安全、环保、质量管理限时整改台账,编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28项,同时持续跟踪和监督落实情况,构建全员安全责任制,织密安全环保质量“防护网”。
项目坚持党建融入安全环保质量工作,以安全生产月和质量月为契机,深入施工一线,设置宣传展板、发放安全知识手册,送清凉等,切实有效提高员工安全环保质量意识。并丰富“亲情助安”活动形式,通过开展“守护暑期‘小候鸟’、亲情助安‘浙’里行”研学活动,构筑安全生产亲情防线,进一步探索“党建+安全”的新发展模式。
工程推进见成效
项目承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中国眼谷小镇内的眼谷之瞳,因外表形似圆形“飞船”,其独特的建筑构造在施工过程中带来了诸多严峻挑战。眼谷之瞳为地上2层钢框架结构,建筑面积约0.32万平方米,建筑高度18.43米。幕墙工程由玻璃幕墙、铝板幕墙、玻璃雨棚以及采光顶共同组成。面对结构异形,且最大单块玻璃重量达1.5吨的情况,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把玻璃精准吊装至相应位置,成为工程推进过程中的关键难题。为此,项目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反复探讨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最终确定采用特别定制的“玻璃吸盘吊装法”,不仅显著提升了施工效率,更有力地保障了玻璃幕墙施工安全。
此外,项目严格执行“首件制”,在钢栈桥履带吊拼装施工过程中技术部门就工艺方法、技术标准、施工组织、质量要求和施工技术安全等进行交底,通过全项目各部门紧密联动,确保首次施工满足安全环保、质量管控要求,为后续大规模施工提供针对性指导和保障。
党建引领聚合力
项目党支部聚焦党纪学习教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主题,通过职工大会、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开展系列学习10余次;组织党员干部参观法纪教育基地、“瓯江红”党建人才综合体,通过“沉浸式”学习,提升学习效果。本着“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原则,与业主单位开展植树节、慰问养老院等联建活动,建立党建联盟关系,不断提升党建品牌影响力;开展高考助力行动,为广大考生和家长遮雨避暑,帮助维护现场秩序,并准备矿泉水、扇子以及铅笔、橡皮等考试物品,用青春力量助力高考顺利举行。
此外,项目积极落实“幸福一局”建设要求,打造职工书屋、足球场、篮球场等活动场地,持续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通过日常交心“鼓励谈”、心理疏导“关爱谈”、抓早抓小“提醒谈”等方式,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工作,并注重以节日为契机丰富职工文化生活,进一步提升职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激发工作热情。
项目以党建“红”、安全“蓝”、环保“绿”共同保障项目建设,跑出了项目建设的强劲节拍,“进度条”一次次被刷新,从“一纸规划”到“多点开花”,先后顺利完成了2023年亚运会重要窗口形象——中国眼谷工程,35天完成了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的重要场馆——新质生产力展馆扩建工程,黄石路、雷达路工程相继顺利完工。
后续,项目团队将赓续“四千精神”,用坚韧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诠释对工程使命的坚守,在热血征程中,书写属于浙南科技城项目建设团队的奋斗诗篇。(供稿人:吴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