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现代化进行式 > 正文

高质量智库助力医院抢位发展

医学与健康领域涉及科技、经济、社会、教育、民生、文化等方方面面,其相关的政策研究制定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广泛的交叉性、深度的普适性和切实的可行性,除医疗业务、医院发展本身外,还涉及国家战略、政策、社会发展等方方面面,智库的“谋”成为决策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这样的背景下,医院作为提供专业医疗服务的重要机构,其智库建设显得尤为关键。科学合理的医院智库不仅能提供学科建设的前沿问题与发展方向,更能结合国家政策导向、地方资源禀赋、交叉联动等,为医院的长远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系统的决策支持。对此,作为绵阳市地市级排名第一,全省曾排名第三的大型综合三甲医院,为坚决扛起成渝医疗副中心排头兵的旗帜,抱着“跳出绵阳看绵阳,跳出医疗看医疗”的态度,按照“高位求进、持续发展、行稳致远”的目标导向,通过广泛调查研究深刻发现,单靠医院自身力量制定并科学推进,既能促进医疗业务发展又能符合国家、省市要求的发展规划就存在不足和短板,因而积极汇聚多领域专家智力资源,成立高质量发展智库就紧锣密鼓提上议事日程,旨在紧紧围绕医院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项目、重大战略、重大举措,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科学论证、提供专业咨询,不断深化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提升区域影响力和辐射力。

一、基于医院中长期目标,构建高质量发展智库

坚持推动智库工作与医院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形成“一盘棋、一体化”的智库工作体系。一是精准化“建库”。结合医院中长期发展目标,遵循开放、择优、适用、自愿和动态的原则,综合考虑选聘对象的专业、履历、特长,精准选择一批在医疗前沿研究、医工结合、政策研究、管理、宣传等国家级、省级顶尖专家、实务业务能手组成高质量发展智库。目前,已分类建立“政策研究”“医院管理”“法律咨询”“科技资源”等专家类别,各类在库专家共8名。二是动态化“管理”。按照集约高效、动态管理原则,由医院管理研究所负责智库各项日常工作,每年组织一次闭门会。智库专家设主任1名、副主任1名,咨询委员若干名。主任、副主任由医院党委任免,原则上每三年聘任一次。期满经评估合格的,在征求专家意见同意后可继续聘任。三是紧密性“合作”。智库专家聚焦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中长期规划、重大建设项目或重要课题、亟待解决的工作,牵线搭建各类合作渠道,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引进更多战略资源,提升医院综合实力和辐射影响。同时,传播医院现代管理先进理念,维护医院良好形象。

二、规范运行模式,构建全链条闭环管理

坚持问题导向,建立智库专家全流程、全链条深度参与医院治理的机制,有效提升工作整体联动水平。一是集中委派,充分发挥医院管理研究所“中间联络站”的重要作用,根据咨询受理事项的特点、难度、内容、专家特长等方面,定期指派专家接收并推进咨询项目。二是协调联动。建立“医院呼号、专家报到”的快速沟通机制,针对需要国家部委、省级单位协调处理的复杂事项,发挥智库专家的智力和专业优势,对事项共同会商、共同研判。三是按时返单。对常规受理事项,智库专家在7个工作日受理、30天之内完成回复工作,并出具《意见书》;对于紧急咨询项目,根据工作难度限定办理时限、按时返单。

三、立足实际效果,构建多元化支撑体系

坚持制度导航、多元保障,赋能智库专家坚定做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贴心人、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智囊团。一是机制保障“赋能”。组建高质量发展智库微信群,每季度定期由医院管理研究所进行工作信息发布,截至目前,智库专家围绕医院建成世界级“两中心一平台”长远规划、打造医工结合高地、推动核医疗产业发展等工作,牵线搭建各类合作渠道,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引进战略资源共13项,咨询满意率和意见采纳率达到100%。二是队伍培训“赋力”。每年不定期不定时邀请专家来院开展工作培训、专题讲座等,提升医院全体职工工作能力水平。截至目前,邀请3名顶尖专家到医院作《学习践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医疗系统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运营转型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中法医院管理比较研究》专题讲座,取得良好成效。三是典型培树“赋效”。利用医院文化IP《名家大讲堂》、微信公众号、周二视频晨会、干部会以及官方网站等线上线下多渠道,积极推广智库专家工作相关经验做法及成效,目前,已形成“专家引力、医院赋能、重点突破”的良性循环,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下一步,医院将继续深化智库建设,不断优化专家团队结构,加强与国内外高端智库的交流合作,拓宽医院发展的国际视野。同时,医院将依托现有的多元化支撑体系,进一步完善智库运行机制,确保智库工作更加高效、有序。此外,医院将注重智库成果的转化应用,将专家的智慧和建议转化为医院发展的具体行动,切实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和社会影响力。(供稿人:周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