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现代化进行式 > 正文

四川路桥华东公司张靖皋大桥钢塔预偏专项施工方案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2025年3月23日,四川路桥华东公司张靖皋长江大桥A9标项目部在南京组织召开了钢塔预偏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评审会。会议特邀原江苏省交建局副局长夏国星、西南交通大学教授沈锐利、同济大学教授肖汝诚等权威专家组成评审组,对方案进行了全面论证。张靖皋长江大桥北航道桥创新采用主索鞍顶推与钢塔预偏组合施工工艺,这在国内尚属首次应用。其中,主索鞍顶推距离达2.366米,钢塔预偏量为1.250米,总预偏量高达3.616米,施工技术复杂、安全风险突出、质量管控难度高。

评审组围绕四大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施工工况适应性——结合现场水文地质条件,验证方案对复杂作业环境的匹配性;工艺可行性——分析钢塔预偏与主索鞍顶推的协同控制逻辑;安全风险防控——评估大型构件吊装、位移精度控制等关键环节的保障措施;结构计算验证——校核预偏参数对桥梁整体力学性能的影响。

经过严谨细致的论证,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方案内容详实、技术路线清晰,具备总体可行性,经修改完善后可用于指导施工。同时,专家组也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建议,包括优化动态监测体系、增设钢塔位移实时反馈机制,以及补充极端天气(如强风、暴雨)下的应急预案,强化安全保障层级。

针对特定的施工条件和工艺工况,项目部依托公司技术中心及内部专家团队,多次研讨和论证,创新提出“预偏索托架法架设+空间三维变换入锚”工艺,成功解决了预偏索空间架设难题。此外,项目团队还优化了预偏索与猫道交叉点的横向联系,提高了抗风防碰撞的可靠性;并为减少预偏索与后期猫道及其横通道施工和使用过程的影响,创新设计了空间交叉猫道横通道架设方法。

项目技术团队依托全生命周期技术管理法,联合设计、监控单位开展多轮专项研讨,重点攻克了施工工序交叉干扰的时序优化、预偏精度与索鞍顶推的协同控制策略,并深度应用BIM技术辅助施工模拟。本次评审会系统梳理了施工技术逻辑,完善了工艺衔接节点和风险防控预案,为国内大跨径桥梁钢塔预偏施工提供了重要技术参考。下一步,项目部将按专家组意见修订方案,确保工艺创新与工程品质双提升。此次评审标志着张靖皋大桥关键技术攻关迈出关键一步,为后续高效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供稿人:欧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