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浓、春茶香。眼下,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7万余亩茶树正陆续吐露春芽。茶农们抢抓晴好天气,采摘今年首批春茶嫩芽。
在通江县烟溪镇钟凤村的茶山上,穿过层层浓雾,6000余亩茶园郁郁葱葱,绿意盎然,一芽芽茶尖嫩绿微黄,生机勃勃。茶树间,茶农们腰挎竹篓,穿梭在一垄垄的青绿之间,随着指尖不断翻转舞动,一个个嫩芽被轻轻采摘下,放入小茶篓里,将春天的“绿意”收入囊中。
“采茶还是很讲究技巧的,不能用指尖去掐,要用指尖提中间这一根独芽、嫩芽,我们一天可以采三至四斤。”正在采茶的村民张新国说道。
烟溪镇钟凤村海拔在680米至1200米间,年最高气温33℃,最低气温-4℃,年降水量在1500至1700毫米之间,非常适宜高山茶种植。自2005年以来,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钟凤村茶叶面积已经发展到6000余亩,茶叶成为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叶子”。
“我们村有茶园6300多亩,其中企业占2700多亩,农户占3600多亩。” 烟溪镇钟凤村党委书记李季介绍:“从3月11日起,我们就开启了采摘工作。目前,全村参与采茶的劳动力约三四百人,每日采摘鲜叶达400多斤。”
山间茶农“采茶忙”,山下茶厂“茶芳香”。在罗村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制茶车间里,浓郁的茶香扑鼻而来。从鲜叶到成茶需要数道复杂的工序,摊青、杀青、揉捻、晒干,每一个步骤都至关重要。
“现在每天加工的新鲜茶叶约500到700斤,老百姓当天送来的鲜叶我们全部收购,价格在80元到90元一斤不等。”通江罗村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加工厂副厂长景成国说道。
据悉,烟溪镇秉持“以茶强镇、以茶富民”的理念,走出了一条“企业发展、茶农增收、集体经济壮大”的发展之路。截至目前,全镇茶园面积达1.77万亩,其中投产茶园1.55万亩、丰产茶园1.28万亩。2024年,全镇茶叶总产量400吨,综合产值4270万元,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带动1100余户茶农户均增收4500元。
“我们将全力推动钟凤村、文家河村、烟溪村等茶叶产业聚块成片,加快‘钟凤茶业’品牌建设。同时,持续提升茶叶品质,加强市场营销,让绿叶真正变成‘金叶’。”通江县烟溪镇党委书记黄丽君说。
近年来,通江县将茶产业发展作为富民强县和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围绕“3+2+1”产业体系,聚焦健康饮料产业链,强化“融圈建链”思维,形成了“一核三片一中心”的产业布局。目前,已成功培育13家茶企,打造11个茶叶品牌,茶叶产业重点覆盖15个乡镇58个村,成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之一。
“2025年,全县茶园面积10.82万亩,投产茶园7.5万亩,当前已陆续进入采摘期。预计今年春茶产量将突破300吨,实现产值1.5亿元,同比增长13.5%。”通江县茶叶产业发展中心党支部书记马钰渝表示。(文、图/符理 李旭东 周泽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