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现代化进行式 > 正文

大力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浙江人文大讲堂·未来讲堂第十五讲开讲

2025年是“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站在新的起点上,如何更加准确理解和把握新时代“两山”理念的思想实质、战略方向和实践要求,推动生态资源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力,已成为关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核心命题。

3月25日,浙江人文大讲堂·未来讲堂第十五讲邀请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沈满洪作《大力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专题报告。本次活动由浙江省社科联指导,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主办,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杭州现代服务业研究院承办,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浙江省社科联原副主席、研究员蓝蔚青主持。

沈满洪教授立足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发展,系统梳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指导思想、根本出路与制度改革,构建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完整框架。他指出,“两山”理念的完整表述是“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其中隐含了“坚持生态优先、坚持绿色发展、坚持生态共富”的思想实质。在“两山”理念的指导下,我国也取得了“坚持生态优先,做大绿水青山;坚持绿色发展,做高金山银山;坚持生态共富,促进社会公平”的实践成就。

沈满洪教授认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根本出路之一在于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利用生态优势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生态产业链。例如,山区可以发展生态工业,一是利用特定区域的生态优势,工厂化发展农业,利用生态农业的成果发展油茶加工业、水果加工业、中药加工业等;二是利用特定区域的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水业,如淳安县的水业、龙泉市的注射液,发展生态木业,如江山市的门业、云和县的木质玩具业;三是利用特定的区域生态优势,发展环境敏感性产业,如临安的普育仪器产业、龙泉的汽车空调产业。

以新质生产力引领绿色生产力发展,发挥智力优势创新发展生态经济,同样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根本出路。沈教授指出,绿色是新质生产力的质的规定性,绿色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是绿色生产力的引领。

沈教授深入分析了生态资产参与分配、激活绿色财税制度、捐赠生态环境事业等分配制度改革进程,在此基础上,他倡导“大力推进生态产权制度改革”“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繁荣和发展生态环境慈善文化”等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此次讲座不仅是一场思想盛宴,更是一份行动指南,为深刻领会“两山”理念的科学内涵及重大意义提供了系统的理论引领,也为浙江乃至中国破解“两山”转化绿色发展难题提供了有益的实践指导。

此次也是杭州城研中心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会,会上开展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动员部署。中心党组书记江山舞、党组副书记孙颖、副主任杜红心,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杭州城研中心的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市民70余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