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郑州大学学生团队发起的「数创芳华」项目在文化创意设计领域引发广泛关注。该项目以“AI赋能+文化创意设计”为核心,通过自主研发的AIGC大模型与国潮文化数据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与现代设计深度融合,打造出一站式文化创意解决方案。目前,项目已为30余家企业提供设计服务,累计合作订单金额突破800万元,并获得人民网、中国青年网等主流媒体报道。
技术驱动,破解行业痛点
传统文创设计行业长期面临效率低、成本高、创意不足等难题。“数创芳华”团队通过走访121个非遗发源地、拜访463位传承人,构建了涵盖“民族、民俗、地域、文博”四大维度的国潮文化数据库,并基于此对AI大模型进行深度训练,开发出高精度设计工具。该工具支持智能图像生成、纹样优化、素材匹配等功能,可将设计周期缩短40%以上,显著降低中小企业的设计门槛。
数据库+AI模型,让非遗“活”起来
项目团队历时两年,系统化采集上千件非遗作品,涵盖刺绣、剪纸、传统纹样等元素,建成国内首个国潮文化数据库。结合AI技术,这些资源被转化为可调用的设计素材,例如为某博物馆定制的“非遗匠心”IP系列,通过动态展览与数字艺术品形式,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目前,数据库已支持生成超10万组设计方案,服务覆盖家居、服饰、礼品等多个领域。
梯度化产品体系,覆盖全产业链
“数创芳华”构建了从工具到服务的完整生态:面向中小企业的SaaS设计平台、高端定制化服务、文创产品开发及IP授权。其中,AI设计工具订阅服务已吸引超500家用户,而与国际品牌联名的非遗主题服饰,单季度销售额突破百万元。项目还通过教育课程与私域社群运营,培养了一批掌握AI技术的设计人才,形成“技术-产品-人才”闭环。
人机协同,创新服务模式
项目首创“AI+设计师”双驱动模式,既提供标准化的AI设计服务,满足中小企业快速需求,又通过定制化方案服务高端客户。例如,某高端茶品牌通过项目打造的“非遗茶礼”系列产品,成功将地方传统茶文化融入现代设计,市场反响热烈。此外,团队开发的节气系列、神话系列文创产品,通过电商平台与线下展览同步推广,成为年轻消费者追捧的国潮单品。
AI还原千年技艺,让“手工”变“智造”
以传统刺绣为例,项目团队通过高清扫描与3D建模技术,将苏绣、湘绣等非遗针法数字化,并导入AI设计系统。设计师仅需输入主题关键词,工具即可自动生成兼具文化精度与现代美感的图案方案,效率提升超60%。目前,该系统已支持生成10万+纹样库,某服饰品牌借助该工具推出的“AI刺绣”系列单品,上线首月销量破万件,非遗元素通过科技焕发商业价值。
融资助力,剑指文化全球化
本轮融资后,“数创芳华”计划在东南亚、欧洲设立文化研究中心,针对不同市场开发本土化设计模型。例如,针对东南亚市场,团队正与泰国丝织工匠合作,将AI生成的傣族纹样与当地传统工艺结合,打造跨国文化IP。项目财务预测显示,2025年营收将突破1358万元,其“技术订阅+IP授权”的多元盈利模式已吸引多家国际资本关注。
社会价值与商业前景并重
“数创芳华”仅关注经济效益,更致力于文化传承与社会责任。项目通过数字化手段保护非遗资源,为传承人提供商业化路径,并与地方政府合作开发区域特色文创产品,带动就业与区域经济增长。团队负责人马鑫表示:“未来将深化AI技术应用,探索3D设计与虚拟现实场景,推动传统文化走向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