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见证新甘肃 > 正文

武威天祝公安:“无人机+”勤务 织密“空地一体防护网”

“我们是天祝公安巡逻警察,春天风大物燥,请大家自觉安全祭祀,不携带火种进山,不违规用火,不在危险区域焚烧纸钱、燃放鞭炮……”春耕、清明时节往往是林区防火工作的难点痛点,如何在耕地以及广阔的林区及时查处控制不文明、不安全用火,防止引发火情,一直是森林警察的头疼问题。而现在,草原林区防火高风险节点,天祝县公安局警航部门队员只要操纵警务无人机就可以轻松完成大区域的巡视。

在科技兴警的战略指引下,为契合公安工作在复杂场景与多元化的迫切需求,天祝县公安局聚焦建立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的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成立专业战队,天祝县公安局华锐猎隼警航战队就是其中之一。按照“技术驱动场景,场景倒逼应用”的思路,深度探索“警用无人机+”应用场景,有力发挥新技术、新装备对公安实战的支撑保障作用。

“报告情指中心,金沙巷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请求处理。”近日,警航队员操作无人机在城区开展巡查时,发现一起小车与电动车剐蹭的交通事故,引起人员及车辆拥堵,便向情指中心及时汇报并将图像实时传送。不到五分钟,交警大队路面执勤民辅警及时到达现场进行了有效处置。


自警用无人机应用以来,警航部门充分发挥警用无人机空中作战优势,将人机结合、空地协作,不断强化“动态+实时”巡逻防控,逐步形成“叠加式”“点穴式”巡逻机制,对辖区校园、医院、商场、景区等重点区域的巡逻模式由平面二维向立体三维转变,着力构建全方位、全覆盖、全时空的平安防护网,用警务科技助力各项勤务工作顺利开展。不久前,辖区九旬老人离家后迟迟未归,家属寻遍未果,请求警方协助。接到求助后,华锐猎隼警航战队利用无人机搭载的光学变焦镜头很快在上空发现了体貌衣着与之相似的老人,立即联系华锐闪电机动快反中队前往坐标位置进行核实,成功找回走失老人,实现了“多元立体巡控、空地一体联动”巡防新局面。

“遇到紧急警情时,情指中心在电脑端选择指令一键下达,无人机10秒起飞、2分钟内到达,并于首批警力到位前,将警情现场画面实时回传,助力指挥大厅迅速制定出科学应对方案,同步指令地面警力精准处置。”情指中心主任权朝梅说。这不仅大大提升了应急处突的实战效能,更进一步让辖区整体环境稳稳当当、固若金汤。

在日常巡逻中,充分发挥无人机空中作战优势,精准化了解实时车辆人流动态,准确引导巡逻车辆对可疑人员聚集区域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将实时画面传输至指挥中心,由情指中心“菜单式”向城区巡逻组“下单”,为警情派遣处置摁下了“加速按钮”,有效提高了巡逻防控工作精准性,真正做到了“巡”中有“防”效果。“我们利用无人机的空中优势,实时监控现场情况,填补固定监控盲点,为警力部署、事态控制、精准打击提供技术支持,实现了科学投放警力、点对点部署调度。”警航部门负责人张成泽介绍。而在平时治安防控领域,天祝公安充分运用构建的“无人机+”警务模式,搭配自动机场形成7×24小时巡航网络。

目前,天祝公安在空地协同经验的基础上,大力推进警种配合,部门协作,从安全宣防、巡逻防控、应急救助等多方面实现公安业务与无人机应用的有机融合。深入推进“无人机+大数据”的跨部门应用,为“情指行”一体化装上空中“千里眼”,拓宽了社会治安防控工作视角,填补了传统巡逻模式盲点,天祝公安现代警务建设迈向新征程。

3月27日,受大风及强降雪天气的影响,乌鞘岭部分路段出现积雪结冰现象,导致道路通行受阻,车辆滞留。警航部门依托无人机超视角空中优势,对路段和路口及易拥堵区进行了高空实施巡查,并将拍摄画面实时回传至情指中心,让情指中心能全面、直观地掌握交通流量道路通行状况,科学合理地布置警力提供了支撑。除此之外还通过无人机搭载的喊话器,对现场车辆进行语音引导和指挥,提醒驾驶员遵守交通规则有序通行,避免因抢行、加塞等行为加剧拥堵,与巡逻警力同频共振,做到“人机互动、监巡互补”,减少了工作视野盲区,提升了动态交通管控效能。

随着警用无人机常态化应用体系的全面升级,天祝公安创新打造的“人机协同、数智赋能”新型勤务模式,正以科技动能推动警务效能实现“双提升”:既构建起“空中+地面”立体化巡防网络,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智慧警务带来的“全天候守护”;又通过AI算法赋能警情处置、线索研判等核心业务,使基层民警从传统勤务中解放出来。

下一步,天祝县公安局将深度推进“无人机+AI”融合创新工程,推动形成“智能识别-自动预警-精准处置”的全链条智慧警务生态,切实提升空地一体化协同作战能力,为打造平安天祝、幸福天祝贡献公安力量。(文、图/徐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