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预防和遏制清明期间森林火灾发生,确保森林资源和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连日来,临洮县公安局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前谋划、周密部署、全警动员,时刻保持防火高压态势,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全力做好清明期间森林防火各项工作,筑牢安全坚固屏障。
科技赋能织密智能防控网
“看到警察同志在山上巡逻的身影,我们祭扫时心里更踏实了。”一位群众感慨道。临洮县公安局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部署要求,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意识,重点研判形势、主动担当作为,紧密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制定防火工作方案,切实将森林防火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地、落实到山。
在正常巡逻防控的同时,创新启动无人机“三查三拍”工作法(查林缘地带可燃物堆积、查坟场周边易燃物清理、查进山路口火种管控,同步拍摄隐患点全景图、整改前后对比图、违规行为证据图)在全县重点林区适时进行防火监测。截至目前,通过热成像镜头发现违规烧纸行为9起,协助处置电线短路隐患21处。在南屏山、岳麓山、西坪山等重点林区,巡查民警通过无人机喊话系统,成功劝阻15起携带鞭炮、纸火入林行为。
警民同心共筑平安防火墙
“大爷,这是我们新制作的防火围裙,上面印着安全用火知识,您下地干活时就能看到。”龙门派出所社区民警王彦武一边递上宣传品,一边用方言讲解真实案例。这种“围裙上的课堂”已覆盖全县323个行政村,发放防火围裙、购物袋等实用宣传品2.6万份。
临洮县公安局依托新媒平台,广泛发布森林防火、文明祭扫等安全防范知识的同时,积极延伸宣传触角,组织警力深入辖区村社、集市和人员密集场所,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大喇叭喊话、面对面交谈等方式,向广大群众宣传普及森林防火知识、政策、法规,用真实案例讲解森林火灾严重性和防火重要性,引导群众文明祭扫时刻注意森林防火安全,努力营造“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
将传统邻里互助模式与现代通讯技术结合,建立323个“十户联防”微信群,每个群配备社区民警、护林员、网格员。3月28日,某微信群收到群众反映“后山有可疑烟雾”,民警通过群内共享的实时定位功能,迅速锁定冒烟点并及时处置。该机制运行以来,累计收到有效线索15条,有效提升了广大群众安全防范意识,营造了文明祭扫的社会氛围。
全域联动提升应急处突力
临洮县公安局严格落实“一场一警”工作机制,坚持防范在先、发现在小、处置在早,组织警力深入辖区村社、林区所等重点防火部位,加大巡查力度和巡逻频次,对风险时段、重点区域、火灾隐患突出部位开展全覆盖“拉网式”清查,坚持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把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并立足实际制定了“三快三联动”应急预案:快速发现(1分钟内预警)、快速响应(5分钟内出动)、快速处置(15分钟内控制),建立公安、应急、林业三部门联动机制,针对清明期间夜间祭扫增多的特点,组织开展“零点行动”专项演练。3月28日深夜,模拟岳麓山发生火情,应急分队携带夜视仪、背负式风力灭火机等装备,在无光环境下完成人员疏散、火势控制等科目,将响应时间缩短至3分15秒。这种“不打招呼”的演练模式,有效提升了队伍实战能力。
民辅警在坚持严格执法的同时,注重柔性劝导。3月31日,西郊派出所民警发现七旬老人张某在坟前摆放易燃祭品,并未简单处罚,而是主动帮助清理祭品,赠送鲜花并讲解防火知识。“警察同志,我岁数大了不懂这些,以后一定注意。”张某当场签订承诺书,并成为义务防火宣传员。这种“执法+服务”模式,使违规行为发生率同比下降43%,有力地消除了人为火险隐患,确保了清明期间森林防火各项措施落实落靠。(李鸿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