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材健硕、慈眉善目,说起话来温文尔雅,干起工作雷厉风行,写的一手好书法,有着满肚热心肠……这是我眼里,也是大家眼里的任仲福,也可能是广大群众眼中的任警官。
一进队部,四面明晃晃、红彤彤、金灿灿还有不少重叠的锦旗映入眼帘,有送给绥芬河边检站执勤五队的,也有送给任警官的;有外国人送的、也有中国人送的还有企业送的,定眼一瞧内容,不简单。再一问故事,这事要到我身上,我也送!
19个荣誉证书和1面锦旗背后的故事
“第一次去扶贫,看到院外半倒的篱笆,孩子衣服打着补丁,灶台边不知是厨余还是食物的烂菜叶,我真的难以想象他们是怎么生活的。”
2011年,任仲福初任绥芬河边检站勤务中队指导员,在一次与驻地社区联合扶贫活动中,他认识了几位天真可爱的孩子。虽然他们的家中简陋破旧,孩子们衣衫褴褛,但孩子们的眼神清澈、笑容淳朴,通过简单的交谈,孩子们童真的话语和简单的梦想深深打动了任仲福。
年节去慰问,平时常走动,看着孩子们茁壮成长,任仲福也越来越有动力。自那以后,本就热心肠的任仲福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个“做好事”的作风坚持下去。
“任队长吗?孩子入取通知下来了!说要把这喜事和你一起分享。”
2024年8月,一面红彤彤写着“慷慨解囊助学子 守卫国门爱无疆”的锦旗交到了任仲福的手中,孩子和家人还与任仲福亲切的合影留念。
“孩子很争气,考上了南京航天航空大学,我们所做的微不足道,可能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激励吧。”任仲福说。
正如任仲福所说,除了同绥芬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共同开展助学扶贫活动的同时,任仲福还经常带领孩子们在课余来到站内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孩子个头高,没准到了大学能参加国旗班,叔叔教你升旗、敬礼。”
“这是我们的警史馆,这里的老照片见证了绥芬河历代边防警察的峥嵘岁月。”
“看,这里的一、二、三代国门都是我们曾工作过的地方。”
……
或许是受到任仲福的影响,亦或许是孩子从小的理想,孩子顺利考上理想的大学,无论是未来建功国防还是翱翔蓝天,这份助学任务算是圆满完成。
“祝你一路顺风,前程似锦!”孩子临行前,任仲福同所在支部民警共同筹集资金为孩子购置了行李箱和日用品,为孩子助力最后一程。
2025年2月,由绥芬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颁发的19个“优秀志愿者”证书送到了任仲福所在的执勤队。近年来,在任仲福动员下,由最开始的寥寥几人,到现在的近20人,身边越来越多的民警主动参与到助学扶贫工作中。19个证书不仅是对这些民警阶段性公益行动的认可,更是这个队伍看得见的爱心传递和作风传承。
暖心服务点亮国门口岸
“警察同志,我有一张报关手续落在另一个司机的车上了,没有手续今天怕是入不了境,怎么办,能不能帮帮忙……”
2024年11月,一位入境货车司机匆匆忙忙的找到了当日带班的队领导任仲福。经了解,该司机所在的车队拉载了61吨价值1600万元的鲜活帝王蟹,如果今日不能顺利通关,可能造成经济损失。
这是大事!任仲福瞟了一眼时间:下午4点,距离俄方口岸闭关还有一段时间。
“把你们负责人电话给我,我们共同商议解决办法。”
经请示上级部门明确解决方案后,任仲福第一时间联系企业负责人提供处理意见,并积极协调海关等职能部门做好集中快速验放准备。
“珺麟,你去开警车带螃蟹车先在特殊通道排好队。”
“501、501,带有报关手续的货车入境后第一时间汇报。”
在任仲福和各方的共同协调下,带有报关手续的货车顺利提前入境,高效保障了鲜活帝王蟹当日通关、当日派送,切实规避了鲜活帝王蟹滞留口岸的风险。
在任仲福眼里,出入境边防检查的工作中不仅要有效率,更要有温度。
2023年除夕夜前夕凌晨,绥芬河公路口岸灯火通明,一辆辆入境货车自俄罗斯边境排成长龙,正有条不紊地驶入国门。
由于部分中国货车司机滞留俄方口岸,无法及时回国过年。收悉此情况后,绥芬河边检站第一时间与俄方边检机关沟通,协调共同临时延长通关时间,决定在绥芬河公路口岸货检于2月7日至8日临时实行全天24小时工作制,最大化保障中国籍车辆回国过年。任仲福所在的执勤五队正负责绥芬河公路口岸货运通道的边防检查任务。
“回国车辆滞留太久,大家去问一下有没有需要热水、泡面、盒饭的我们准备一下。”
作为执勤组长兼队内勤的任仲福虽不在勤务岗位,但在值班工作的他考虑到入境司机长时间不能吃上热乎饭喝上热乎水,打算为回国司机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泡面、泡面,有没有吃泡面的。”
“大家排好队别着急,冷了进屋喝杯热水。”
“这个福字送给你,提前祝你们新年快乐。”
……
凌晨一点,原本冷清的公路口岸,此刻多了点市井嘈杂和欢声笑语,有序入境的货车灯光闪烁,让整座口岸变得一片生机祥和。
“虽然任哥这两天是清闲岗位,但也一点没闲着。”民警刘旭拿着任仲福刚写好的福字笑着说到。
大家都知道,作为书法爱好者的任仲福写的一手好字。这不,任仲福在值班间隙写了百余张福字,准备送给每名回国司机一个惊喜,让这些特殊的“春运旅客”,在踏上祖国大地的那一刻就能感受到浓郁的中式氛围和边检温度。
国门前上演生死时速
2月11日,上午11时45分,绥芬河公路口岸,边境线旁,车流穿梭,井然有序。
“他咋的了,副驾驶躺着的司机护照给我看一下。”
“他脑出血,快不行了……”
“快!你赶紧走,简直走不用排队,我汇报一下前面有人接应你。”
“502、502,我是501,一辆入境车辆有一名脑出血的副司机,请在通道内接应一下。”正在绥芬河口岸边境线501岗位执勤的民警郭培闯在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在对讲机中进行通报。
“家良你快去查验室准备开通绿色通道,威哥你帮忙打个120,我去联系海关,珺麟咱们一起下楼看看。”
11时46分,在502岗位带班的任仲福,接到通报后嗖的一起身,一边安排工作一边联系联检单位工作人员,急匆匆的就跑到了出货车入境通道。
“往这走、往这走!停到这个车前面来……”
拉开车门,登上货车,定睛一瞧。果然,那司机被安全带绑住半靠着座位,两眼翻白,口水流到衣服上已经阴湿了大片。“这位患者比以往的都要严重,当时想的就是救护车能尽早赶过来。”任仲福后来回想时说道。
11时49分,在与联检单位的通力协作下,患者的出入境证件、车辆在最短的时间内查验完毕。在救护车赶到后,大家接力将患者平稳地从货车上运送到救护车上,顺利到达医院进行救治,及时摆脱了生命危险。
“常在这个岗位工作的都知道,旅客生病、车辆抛锚的事情时有发生。金盛汽修店王师傅、中国石油的李经理、海关的带班科长……我们早就制定了应急预案,一旦有特殊情况能第一时间处理。”任仲福翻着手机的通讯录逐一讲解道。
这不,就在前两个月,任仲福的通讯录就派上用场。
1月21日,一辆俄罗斯的卡玛斯货车就在边境线前抛了锚。俄罗斯司机下车自己捅咕半天也不见车子发动,无奈的向执勤民警摆了摆手。
“任队,把修车师傅电话给我发一下呗,又有车坏了。”
“好的,你们也可以存一下,这师傅修俄罗斯车有经验。”
很多出入境的俄罗斯卡玛斯货车很多都已经运行了二三十年,缺油少气没个零件都是常有的事,为确保出入境车辆顺畅通行,很多五队民警纷纷去任队的通讯录里挖“人才”、加好友,以备不时之需。
无论是扶贫助学、保障通关还是救援救助,总之在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任仲福总会用自己的方式让身边人感受到温暖和踏实。要问他的方式是什么?按任仲福的话说,那就是用真心用真情吧!
是这样。将心比心,用情共情,无论国界、无论亲疏远近总会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