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街道机场路社区圣菲小区内,一场由居民唱主角的“网格微更新行动”正火热上演。曾经设施老旧、缺乏生机的公共区域,在网格员、微网格员及居民志愿者的巧手匠心下,正蜕变为承载邻里温情的“共享艺术空间”。这场实践生动诠释着社区治理从“单向管理”到“多元共治”的深刻转变。
从“旁观者”到“造景人”,共治理念落地生根
“这块空地怎么改造,大家说了算!”前期需求征集阶段,社区通过网格会议等形式广泛收集民意,最终确定以“互动景观+环保艺术”为核心改造方向。居民志愿者们主动请缨,将废弃轮胎清洗改造为创意花盆,亲子家庭在专业指导下挥毫泼墨,让平凡的石头“开出”绚烂涂鸦。活动现场,银发老人与孩童并肩创作,新双流人家庭用画笔记录对社区的热爱,欢声笑语中,冰冷的建材化身为传递温暖的社区符号。
废旧物“重生记”,创意激活公共空间
走进改造后的微景观区域,处处彰显着居民的智慧巧思:错落有致的花盆矩阵,既有统一色调的和谐之美,又保留每家的个性印记;轮胎“变身”的卡通小黄人憨态可掬,与周边石头彩绘、多肉植物相映成趣,构成童趣盎然的“故事角”。更值得一提的是,所有装饰均取材于居民捐赠的废旧物品,既践行环保理念,又让改造成果承载集体记忆。
多元联动护航,长效治理见实效
此次行动并非“一阵风”式的装点,而是构建了共建共护的长效机制。物业企业全程参与设计协商,主动承担后期养护责任,确保景观“常新常美”。社区同步制定“轮值园丁”制度,由亲子家庭认领维护区域,让景观成为持续激发社区活力的互动平台。“以前总觉得社区事务离自己很远,这次带着孙子一起参与,感觉这里真正成为我们的家了!”居民张阿姨的感慨,道出了活动凝聚人心的深层效应。
“微更新”撬动“大治理”,幸福家园再升级
机场路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行动不仅新增两处特色花园,更培育了社区自治的内生力量。”通过“网格提议-居民决策-多元实施”的闭环模式,社区成功破解了公共空间改造“众口难调”的难题。未来,该模式将推广至更多小区,持续激发居民参与热情,让“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如春风化雨,浸润每个角落。
当废弃轮胎绽放艺术之花,当陌生邻里因共创结为挚友,圣菲小区的“蝶变”证明:社区治理最美的风景,始终在人。这场春日里的更新行动,不仅让家园焕发新颜,更在居民心田播撒下“主人翁”的种子——期待更多这样的“微光”,照亮城市基层治理的温暖前路。(文/郝斌 图/机场路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