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景明,万物生辉。4月1日下午,一场“清明阅古今 青团话岁时”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在天生港镇街道“益聚工坊”隆重举行。活动融合传统文化、健康生活与阅读推广等形式,通过“清明养生好时节”“诗韵清明诵经典”“巧手匠心制青团”三大环节,带领微网格员代表、新业态职工代表、老干部代表等在书香与民俗中感悟节气之美,传承文化根脉。
清明养生好时节。活动伊始,由南通市健康产业研究会中医药专委会秘书长薛道铭,以“清明养生与健康调适”为主题,结合《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全书》等经典书籍,系统讲解春季饮食调养、运动保健及常见疾病预防知识。薛秘书长从“春捂秋冻”的传统智慧切入,强调清明时节需注重疏肝理气,推荐了枸杞菊花茶、山药薏米粥等时令食谱,并现场演示了适合老年人的经络拍打操和八段锦动作。居民们一边聆听,一边翻阅《节气养生手册》,不时记录要点。“以前只知道清明扫墓,没想到临近清明时节还有这么多养生学问,这些方法简单实用,回家就试试!”爱国村退休干部胡振华感慨道。
诗韵清明诵经典。“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诗韵清明诵经典”环节,崇川区匠心公益服务中心阅读推广人蒋昊杰带领居民齐声诵读杜牧、白居易等诗人的清明名篇,并围绕清明节的起源、习俗展开知识问答。现场气氛热烈,居民们争相分享家乡的清明传统,如插柳、踏青、放风筝等。活动还特别设置了“红色诗词”专题,老党员们深情朗诵了《囚歌》《我的自白书》等革命诗篇,将缅怀先烈与传承红色精神紧密结合。“通过诗词,我们不仅重温了历史,更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厚重与革命先辈的热血。”龙潭村退役军人代表周锦成动情地说。
巧手匠心制青团。青团作为清明节的标志性美食,承载着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与对先人的思念。现场崇川区匠心公益服务中心志愿者现场教学,从艾草汁的熬制到面团的揉搓,详细讲解青团的制作工艺。居民们戴上手套,将豆沙、芝麻等馅料包裹进碧绿的糯米皮中,手法虽生疏却充满热情。“青团要皮薄馅足,蒸出来才晶莹透亮!”志愿者一边指导,一边讲述青团“寒食禁火”的历史渊源。蒸笼揭开瞬间,清香四溢,大家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感慨传统美食的魅力。“亲手做青团,不仅是对节气的致敬,更让家的味道代代相传。”龙潭村居民魏德玲分享道。
据悉,此次主题活动以“阅读+节气”为纽带,将养生知识、诗词文化与民俗实践深度融合,既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增强了社区凝聚力。龙潭村党委副书记任佳楠表示:“龙潭村将‘四季善读’品牌将持续以节气为切入点,通过多元化活动推动全民阅读与文明实践同频共振,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未来,天生港镇街道还将结合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推出更多特色阅读活动,打造“书香社区”亮丽名片。(供稿人:南通市崇川区天生港镇街道 任佳楠 祁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