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8年到2024年,26年栉风沐雨,26年风雨兼程。从走出国门,到扬名非洲大地……“共和国长子”兰州石化将“自强不息、艰苦奋斗、苦干实干、兴业报国、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融入到国际业务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在涉滩、爬坡、闯关中砥砺奋进,凭借着“高严细实”优良作风,在走出国门的26年里,以铿锵步伐踏出了国际业务的跨越式发展之路,在非洲大地上树立起中国石油炼化品牌的丰碑。
这是一项国际市场乘风破浪的事业
兰州石化国际事业公司组建于2005年,是集“外经、外贸、外事”为一体,从事国际业务的专业化公司。多年来,国际事业公司紧跟中国石油海外发展战略的步伐,全力开拓海外市场、积极拓宽经营领域,在与中油国际、寰球工程、工程建设、中联油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的基础上,瞄准苏丹、尼日尔、阿尔及利亚、哈萨克斯坦、乍得等目标市场,与时俱进落实国际业务发展规划。先后参与中国石油在4个国家的7个海外项目,逐步建成了中国石油在亚非独具特色和实力的“海外炼厂装置开工与运行维护、海外炼厂检维修服务以及外籍员工培训”三大“品牌工程”,而且织网优链,带动了催化剂、机械仪表等设备产品的出口。
2013年,累计向日本、韩国、新加坡、土耳其出口丁酮产品1.51万吨,突破了甘肃省易制毒产品出口为零的现状,开拓了丁酮市场。
2014年,出口海外催化剂产品超过5000吨,累计出口10余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不乏欧美发达国家。
2022年,争取到苏丹炼厂大检修物资供应,成为公司效益保证的基础。同时成功开拓了东南亚文莱市场、催化剂出口欧洲,新产品1-己烯的合作出口俄罗斯。
同时,围绕兰州石化工程项目、炼化生产所需的进口物资采购为重点提供物资保障的进口业务亦收获不俗拓展。
“从20世纪90年代拓市场‘走出去’,到如今不断‘走上去’,我们与时俱进,正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努力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兰州石化公司国际事业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张鑫说。这一个个亮眼成绩真切见证着兰州石化跨越千山万水深耕海外市场,以积极的姿态促进内外和合共融的不懈奋斗。
这是一群有拼劲有情怀的石油人
炼厂无言,铸就了兰州石化在非洲的不朽丰碑,而这丰碑的基石,正是一个个远离祖国默默在海外坚守奉献的兰州石化干部职工。他们呕心沥血、拼搏奋斗、无怨无悔,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中国石油精神的新时代篇章。
1998年,兰州石化作为中国石油“走出去”的第一个炼化企业,选派了240多人参与了苏丹炼油项目。他们在非洲大地战酷暑斗风沙,克服了语言、气候和工业依托条件差的局面,实现了苏丹炼油项目开车一次成功,打响了兰州石化海外业务的第一枪。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2020年12月31日,兰州石化负责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尔炼厂开工项目实现所有28套装置移交阿方。该项目开工全面执行欧洲标准,工作量大、专业覆盖全、工期紧、要求高,是中国石油史上最艰难的开工项目。
“顶着当地40多度的高温或瓢泼暴雨,我们的电站团队一个多月驻扎在厂里,为了一个数据,在现场蹲守了七八天。”参与当时项目电站开工的一位同志回忆。经过上百次调试,上千个数据分析,团队穿梭在装置间,攻克了多项技术“瓶颈”,终于实现了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尔炼厂28套装置一次开车成功。
2021年苏丹喀土穆炼油厂大检修,兰州石化200余名参战员工放弃新春佳节,克服海外疫情严重影响和物资运输困难,苦干48天,提前5天完成2000多项检修任务,实现了检修“零事故、零伤害、零污染、零缺陷、零疫情”和装置开工一次成功的目标,夺取了疫情防控与安全检修的双胜利。
行胜于言,破难攻坚。这一次次创新超越,一个个纪录突破,是汗水的浇筑,也是兰州石化实力的铸造。敢想、敢做、敢为的兰州石化人,用坚持不懈的追求,成功将一项项检修成果书写在巍巍炼塔上。作为中国石油唯一的赴苏丹检修单位,兰州石化从开工至今,先后9次参加苏丹喀土穆炼厂、化工厂大检修。
“石油精神是有传承的,我们海外市场的职工不远万里来到这遥远的非洲,就是践行着攻坚克难、拼搏奉献的优良传统。越是艰苦环境,越能激发大家的斗志和干劲。”张鑫感慨道。兰州石化的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拼搏始终是这支队伍最鲜明的底色。
这是一份持续不懈履行的责任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进入新世纪,在服务海外项目过程中,兰州石化公司提升海外服务质量,向高附加值、高技术服务方式转变,在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注重加强交流,培养当地员工。
2013年,尼日尔SORAZ外籍员工培训项目为期42天,50名外籍参训学员在炼油加工工艺、炼油机械及维修等6大专业领域进行了具有涉外技术服务里程碑意义的培训。
在阿尔及尔炼厂开工项目中,兰州石化现场技术人员结合业主实际技术水平和装置特点严格精心编制了包括工艺装置、机电仪、公用工程、质量管理等4大类共26个中、英文两个版本的培训课件。经过近3个月的现场培训,培养出能够独立上岗的管理、技术人员300余人,为之后的开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确保装置一次开工成功,开工前夕,业主方又派遣了两批装置、专业技术骨干共73人来兰州石化接受培训。为确保培训人员听懂看清学会,兰州石化积极协调与阿国炼厂相同工艺的长庆石化、广西石化等作为实习基地进行实操锻炼。这些外籍学员学成后大多成为自己国家炼厂的管理精英、技术骨干或操作能手,而且能够发挥“传帮带”作用,帮助新入职的外籍员工更快地掌握现场基本工作技能。
“未来,中国员工是骨干,外籍员工是主力。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更多技术人才是我们的责任。”兰州石化公司国际事业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顾卫东说。如今,兰州石化国际化用工比例持续提高,其境外员工培训项目还会持续为当地高质量人才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二十六载,砥砺奋进结硕果,二十六载,奋楫扬帆再起航。未来,兰州石化国际事业公司将始终以“敢干敢拼敢闯”的奋斗姿态,继续向“新”求变,向“精”提效,向“高”图强,向着兰州石化“做强海外,做大贸易,做优服务”的目标勇毅前行。(文、图/赵润华 许静 李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