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聚焦今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十周年”主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青少年国家安全教育,4月8日,江西遂川县委国安办联合县公安局、黄坑乡及黄坑小学开展“传承非遗技艺 共筑国家安全”活动。活动通过非遗技艺体验与国家安全教育深度融合,以黄坑油纸伞传统工艺为载体,传递文化传承与国家安全并重的时代意义。
匠心传承中感悟文化根脉
活动特邀吉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遂川黄坑油纸伞” 制作工艺第25代传承人,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胡海华现场授课,从选竹、制骨到糊纸、绘花,胡师傅细致讲解油纸伞的传承工艺和历史,手把手指导青少年体验伞面绘画技巧。“每把伞需经历79道工序,竹为骨、纸为肤,凝结着祖辈的智慧。”胡海华表示,希望通过沉浸式教学,让年轻一代触摸传统工艺的温度,筑牢文化自信根基。
油纸伞上绘就“大安全”画卷
在国家安全主题创作环节,青少年们以油纸伞为画布,将非遗技艺与国家安全内涵巧妙融合,将传统吉祥纹饰进行现代化演绎,用青花缠枝纹勾勒边境线轮廓,以云雷纹暗喻网络防火墙。各小组成员分工协作,主笔成员绘制主体图案,辅创成员点缀国安标语,最后由传承人指导进行桐油固色,确保每把油纸伞都能经受风雨考验。作品《锦绣山河》用青绿山水描绘生态安全愿景,《文明密码》以甲骨文、青铜纹样展现文化安全守护。活动负责人介绍“创作过程中,我们引导孩子们理解国家安全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多维领域,非遗技艺成为他们表达家国情怀的独特语言。”
传统与现代的安全对话
县公安局民警将传统油纸伞文化与国家安全教育有机融合,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国家安全主题讲座。民警以油纸伞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解读“油纸伞制作工艺保护”与“文化安全”的关系,巧妙地将国家安全知识融入其中,既弘扬了传统文化,又普及了国家安全知识。活动现场同步展出了20余件国家安全主题油纸伞作品,既有传承人创作的《长城谣》《丝路华章》等精品,也有青少年绘制的《网络安全盾》《粮仓丰年》等充满童趣的创意之作。参观者王女士感叹:“没想到非遗油纸伞既能让我们感悟到传统文化之美,还能成为国家安全教育的生动教材,这种跨界融合让人耳目一新。”
下一步,遂川县将持续推动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青少年教育的实践突破,不断搭建传统文化与总体国家安全观相融合的传播平台。(供稿人:遂川县委办公室 廖浛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