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口老龄化加剧与精准医疗需求攀升的双重驱动下,南昌大学科研团队联合医疗企业正式推出“一针现样”新型自动穿刺针。这款集智能化、可视化、高效化于一体的创新产品,突破了传统穿刺技术瓶颈,重新定义了病理组织取样的行业标准,为国产高端医疗器械的自主化进程注入强劲动力。
技术突破:精准、安全、高效三合一
传统穿刺针在临床应用中长期存在“盲穿风险高、样本质量差、操作繁琐”三大痛点。针对此,“一针现样”通过多项创新设计实现技术飞跃:
微型刀片+高精度芯片**:针头集成可旋转微型刀片,配合机电芯片实时监测压力、旋转圈数及穿刺深度,医生可通过电子屏精准操控,确保组织切割的精确性与一致性,尤其适用于肝硬化、子宫肌瘤等坚韧组织的取样。
可视化操作+可拆卸针筒:封闭式透明针头设计使医生能直观观察样本提取量,避免盲穿风险;高分子滤过膜与可拆卸针筒的结合,最大限度减少细胞挤压变形,保证样本的完整性与病理诊断准确性。
一键式单手操作:传统穿刺需双人协作,而“一针现样”通过后端按压旋钮实现单手操作,简化流程的同时低人为失误风险,显著提升取样效率。
更值得一提的是,该产品创新性增设药剂注射口,支持取样后直接注药,避免二次穿刺,极大减轻患者痛苦,为临床治疗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来自南昌大学药学院的王澄源同学提到:“我们在参与研发与试验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临床医生对于取样效率与患者舒适度的双重需求。这一设计细节不仅提升了操作连贯性,也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
市场定位:高性价比撬动进口替代浪潮
当前,国内高端穿刺针市场长期被进口品牌垄断,价格高昂且售后服务滞后。“一针现样”凭借自主研发优势,在性能对标国际一线产品的基础上,成本降低30%-50%,售价仅为进口同类产品的50%-70%。其兼容封闭式系统与标准化检验流程的特性,高度契合国家“检验结果互认”政策,成为医院降本增效的优选。
目前,产品已在多家三甲医院试点应用。据反馈,其取样成功率较传统穿刺针提升2-3倍,尤其对淋巴结、乳腺等实性组织的高难度穿刺场景表现卓越。南昌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王武医师表示:“该产品解决了临床长期面临的样本量不足、细胞变形等问题,为病理诊断提供了更可靠的工具。”
未来蓝图:五年战略剑指行业龙头
根据企业规划,2024年将完成产品注册并启动量产,2025年初步覆盖三甲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2026年目标实现40%市场占有率。至2030年,公司将拓展至高端医疗设备领域,并联合科研机构突破技术壁垒,打造国产医疗器械全产业链生态圈。(供稿人:南昌大学药学院王澄源 南昌大学玛丽女王学院赵景阳 南昌大学玛丽女王学院赵易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