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大伙都搭把手,把这盘饺子端过去下锅!”4月6日,河北丰宁凤山镇庙沟村文化广场上热闹非凡,一场温馨的敬老孝老饺子宴正在火热进行。
村活动室,十几张桌子一字排开,村民李树英一边捏着饺子皮,一边笑着说:“这饺子宴可真好,大伙一起动手,热热闹闹的,就跟一家人似的。平常各忙各的,也没机会像这样聚在一起。现在村里组织这活动,咱肯定得积极参与!”
图为 河北丰宁凤山镇庙沟村村民们在村活动室包饺子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手上的动作不停,不一会儿,一个个饱满的饺子就摆满了盘子。门口的大锅里热气沸腾,香气四溢的饺子,引得人直咽口水,老人们围在一起,一边品尝着美味的饺子,一边唠着家常,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说起饺子宴,不得不提村党支部书记范艳龙。“咱村里的留守老人多,孩子们大多不在身边,平常吃饭都对付。”范艳龙回忆起举办饺子宴的初衷,感慨地说,“我就想着,把大伙聚在一起吃顿热乎饺子,也能让老人们感受到村里的关怀,凝聚起咱村的人心。”
图为 河北丰宁凤山镇庙沟村党支部书记范艳龙
凤山镇庙沟村位于凤山镇西北九公里处,坐落于塞外名山“大黑山”脚下,青山环绕,绿水潺潺,该村共8个居民小组,386户,973人,其中党员32名。2022年,在范艳龙的号召下,该村成立乡贤党支部,吸纳乡贤25名。
“我们按照‘本士乡贤、外出乡贤、外来乡贤’的分类原则,通过发布倡议书、邀请函等方式多渠道、全方位深入开展乡贤摸底调研,挖掘各个领域优秀乡贤30余人并纳入乡贤数据库,建立党组织领导下的乡贤支部。”范艳龙表示,广大乡贤通过积极建言献策、捐款捐物、投资建设等形式推动了乡村建设,营造了见“贤”思齐的社会良好氛围。
自2023年起,每月的农历初九,庙沟村便有了一项温暖人心的新传统——饺子宴,大家聚在一起,调馅料、擀面皮、包饺子,浓浓的烟火气、人情味,把小小的饺子包裹得满满当当。
图为 河北丰宁凤山镇庙沟村村民们包饺子
饺子宴进行时,一旁的广场上,精彩的文娱活动也拉开了帷幕。村里请来了本地的网红,为大家带来了幽默风趣的小品表演,引得台下笑声不断。周边各村的秧歌队也赶来助兴,队员们身着鲜艳的服装,手持彩扇,迈着欢快的步伐,扭出了满满的精气神。庙沟村自己的文艺演出队也不甘示弱,带来了精心编排的舞蹈和戏曲表演。
在欢快的氛围中,这场饺子宴不仅温暖了人心,更让整个村子焕发出新的生机。饺子宴不仅仅是一顿饭,更成为了拉近干群关系、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契机。
图为 河北丰宁凤山镇庙沟村举行文艺演出
从物质生活的满足到精神文化的丰富,这一系列变化也正是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以前咱村冷冷清清的,现在有了这些活动,人气旺了,大伙的心也更齐了。”范艳龙说道,“乡村振兴,不仅要让村民的口袋鼓起来,更要让大伙的精神富起来。”
闲暇之余,范艳龙喜欢用短视频记录村里的日常,从春耕秋收的农事活动,到村里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都被他一一拍进了视频里。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视频,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不少乡贤深受触动,纷纷主动联系范艳龙,希望为家乡建设出一份力。
“去年村里,第一次迎来了北京乡村研学旅游团队,他们走进庙沟村,开展研学、旅游观光、走访帮扶农户、体验农村生活,借助网络的力量,庙沟村也小有名气,也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人走进庙沟村。”范艳龙说道。
图为北京乡村研学旅游团队走进河北丰宁凤山镇庙沟村
“村里的小米、粉条等土特产品,通过网络走出了大山,以前这些东西只能在周边卖卖,现在销量翻了好几番。”村民郭桂荣兴奋地说,现在收入增加了,生活也越来越有盼头了。
如今的庙沟村,在孝老敬老饺子宴的带动下,和睦乡风愈发浓郁,人心更加凝聚,从人居环境到道路交通,从山地绿化到水利水电,方方面面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变化,2023年6月庙沟村党支部被县政府授子“十佳党建品牌”,和“先进乡贤党支部”荣誉称号。
“开办老年食堂,老年互助院,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打造富有影响力的孝道村。”谈及未来,范艳龙表示,要继续发展产业,改变庙沟的士地资源,打造成有机种植基地,拓展红色研学基地、中小学生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等项目。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丰宁凤山镇庙沟村正以坚定的步伐,向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蓝图大步迈进,书写乡村发展的耀眼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