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宁波市举行“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 全力缩小‘三大差距’”新闻发布会。会上,宁波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委、市人社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相关负责人就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收入差距情况作介绍。
近日,宁波市委、市政府制定《关于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的行动方案》,方案围绕“富民”,作“强城”“兴村”“融合”3篇文章,提出15项重点行动,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
“强城”是聚焦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县域承载能力;“兴村”是着力建设和美乡村,推动乡村振兴;“融合”是通过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资源要素自由流动。
在“缩小‘三大差距’ 促进共同富裕”攻坚战中,要做活“地”与“人”的文章。宁波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斌介绍,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宁波市抓住土地制度改革这一核心,提高土地要素配置精准性和利用率。稳步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工作,坚持延包原则。深化农业标准地改革,着力推进土地集中连片流转,提高净地建设水平,高标准配置农事服务中心,加强主体招引,推动实现现代农业“高质高效”的目标。实施全域闲置农房盘活行动,在严格管理的前提下,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闲置农房,闯出新路,增加农民财产净收入。
“人是最关键也是最活跃的因素。”李斌说,要完善现代“新农人”培育体系,形成百名“浙农英才”、千名产业“头雁”、万名农创客、十万现代“新农人”的乡村人才矩阵。提升农民培训质效,构建1个市级农民学院、10所县级农民学校、N个基层农民田间学堂的现代乡村人才培育体系。健全创业孵化体系,打造大学生创业园、现代化农创园等乡村创业创富的平台。
在提升县城和中心镇承载能力方面,宁波市发改委周坚巍表示,首先要补短板强弱项,坚持重大项目带动,今年宁波市将实施县城承载力提升40个重大项目,年度投资80亿元以上。二是坚持能级提升,加快省级中心镇培育。发展智慧设施农业,探索拓展农业低空场景应用,培育发展一批农业大镇;加快培育新技术产业集群,建设一批工业重镇;培育发展高端商贸业态,建设一批商贸强镇;对旅游资源丰富的中心镇,统筹开发山区海岛特色旅游资源,打造一批文旅名镇。推动镇间抱团协同发展,支持中心镇与周边乡镇抱团协同发展,发挥中心镇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
宁波市将通过组织领导、资源要素、财政金融和试点探索4项保障机制,确保行动落地。到2025年底,缩小“三大差距”将取得实质性进展;到2035年,全市域将率先基本实现共同富裕。(供稿人:任民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