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视讯 > 正文

农发行通江县支行:赓续红色血脉 践行支农使命

近日,农发行通江县支行全体党员干部前往全国规模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开展“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主题祭扫活动。通过敬献鲜花、重温入党誓词、现场党课等形式,将红色教育同农业政策性金融使命紧密结合,激励全行干部员工要以“金融报国”之志服务“三农”发展,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续写通江革命老区发展新篇章。

巍巍陵园忆峥嵘:以红色热土滋养初心使命

苍松翠柏掩映下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庄严肃穆,25048名红军烈士长眠于此。活动中,该行员工整齐列队,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鲜花,鞠躬默哀。“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该行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全体党员庄严宣誓,铿锵誓言回荡在陵园上空,与历史烽火中的英雄壮歌遥相呼应。

“通江是川陕苏区首府,当年每10人中就有1人参加红军。这片土地上的‘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红军精神,正是我们服务‘三农’的力量源泉。”支行青年党员在参观陵园纪念馆时动情地说。通过瞻仰“铁血丹心”主题雕塑,同志们深刻领悟到:作为县域内唯一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必须传承“赤化全川”的理想信念,以政策性金融活水浇灌老区振兴发展。

薪火相传担使命:以政策性金融续写时代新答卷

祭扫活动结束后,该行就地召开“红色金融讲堂”,将红军精神与农发行职能定位深度融合。该行负责人指出,在土地革命时期,通江作为苏区经济中心,曾诞生了最早的红军造币厂和工农银行,而今农发行通江县支行要继续发扬“穿草鞋、背挎包”的优良传统,当好服务乡村振兴的“金融尖兵”。

该行紧扣通江革命老区振兴发展需求,在保障粮食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现代化、特色产业等重点领域持续发力,十四五累计投入16.8亿元支持县域交通路网改造,着力疏通农村地区发展脉络;投放3.27亿元贷款建设高标准农田超十万亩,配套完善灌溉设施,进一步盘活土地要素,切实提高耕作质量;重点支持高明湖湿地公园、青峪口水库国家重大水利枢纽工程等建设,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创新"红色资源+绿色产业"模式,为通江茶叶、空山黄牛、青峪黑猪等特色产业提供10余亿元信贷支持,带动千余户农户增收致富……一组组生动且饱含温度的数据,见证着该行在这片红色革命老区的土地上践行的政策性金融担当。

砥砺奋进新征程:以实干实绩告慰先烈英灵

站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的“千秋大道”上极目远眺,沙溪镇柳枝坪村的千亩梯田在春日下泛着粼粼波光。这片曾经见证红军浴血奋战的红色土地,如今在农发行信贷资金的支持下焕发新生。这一幅幅生机盎然的春日图景,正是该行践行“支农为国立行为民”初心使命的最美诠释。

该行负责人表示:“作为扎根革命老区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我们始终牢记‘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的谆谆嘱托,我们始终铭记把服务‘三农’作为崇高使命,我们始终坚持把支持老区振兴发展作为政治责任。我们要以此次清明祭扫为契机,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持续加大对通江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现代化、特色产业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让政策性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老区沃土,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告慰先烈英灵。”

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在巍峨的“铁血丹心”主题雕塑前,全体党员干部庄严肃立,用镜头定格下这意义非凡的时刻。这支平均年龄34岁的队伍,正在以新时代农发行人的英勇担当,在通江这片浸透热血的土地上,书写着“红色基因引领绿色发展”的崭新答卷。(雍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