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知道我们的教室、操场是怎么建起来的吗?”“爸爸妈妈的工资为什么要扣税?”在巴中市恩阳区文治实验学校的教室里,一场别开生面的税法启蒙课正在火热进行。
正值第34个全国税收宣传月,国家税务总局巴中市恩阳区税务局选派优秀税务讲师走进校园,通过“沉浸式体验+互动式教学”的创新模式,为三年级学生带来为期半天的税法启蒙之旅。这场集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普法活动,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播撒下“依法纳税、利国利民”的种子。
恩阳税务干部与孩子们共同喊出第34个全国税收宣传月主题“税收·法治·公平”
寓教于乐:税法知识润物无声
“现在进入抢答环节!我国现行有多少个税种?请举手回答!”随着税务老师话音落下,教室里孩子们的小手齐刷刷举过头顶。这是“税种连连看”趣味问答环节,孩子们争相回答问题的热情令在场老师都感到惊讶。
“老师,我知道,我们国家一共有18个税种。”同学们反响热烈,积极参与,现场气氛活跃。税务干部刘梦月发现,经过前期动画视频的铺垫,孩子们对增值税、消费税等专业术语已不再陌生,“小税官”们甚至能准确说出环境保护税“多排多缴、少排少缴”的征收原则。
为了让抽象的法律条文具象化,税务局特别制作了《小税童的奇幻旅程》动画。当屏幕上出现主人公穿越时空见证“初税亩”“一条鞭法”等税收历史时,孩子们时而为古代税吏的严苛皱眉,时而为现代税收的便利欢呼。课后收集的反馈卡显示,大部分的学生记住了“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核心要义,不少孩子用稚嫩的笔迹写下“依法纳税”的承诺。
恩阳税务“老师”为同学们讲解税收知识
角色体验:税务实践触手可及
“我们公司本月卖出了100万元的商品,进项能抵扣吗?”“消费者支付的113元中,13元就是增值税!”在模拟课堂中,三年级三班的学生分别扮演企业会计、税务干部和消费者,用通俗语言还原了增值税的“流转链条”。
“角色扮演让抽象的税法变得可触可感,增强了孩子们的理解,也加深了孩子们的记忆。”三年级老师屈秋蓉表示。
在“我是小小税宣员”环节,孩子们用彩笔描绘心中的税收图景。有的画出税款建造的跨海大桥,有的描绘税务干部帮扶企业的场景,有的画出了美丽的校园环境,这些充满童真的绘画作品在孩子们心中种下深深的税务记忆。
恩阳区文治实验学校三年级学生积极回答问题
薪火相传:法治信仰深植心田
活动最后,税务干部向学生赠送了定制文具套装。文具袋里除了常规文具,还装有《青少年税收知识读本》和《给家长的一封信》。这种“教育一个孩子,带动整个家庭”的传播策略效果显著,不少家长反映孩子成了家里的“税务监督员”。
“近年来,恩阳区税务局持续开展‘税法宣传进校园’活动,已联合辖区10所学校建里青少年税法教育基地,之前接受税法启蒙的高校学生,如今有些已走上工作岗位成为诚信纳税人。”恩阳区税务局分管副局长朱科林表示。
“原来税收就在我们身边,我一定会当好小小税宣员,向我的家人们宣传税收法治诚信纳税。”三年级三班学生韩昀羲感慨道。
下一步,恩阳区税务局将持续推进税法宣传进校园活动,坚持将“童行税月”机制化、常态化、品牌化,通过生动实践,进一步诠释“税收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的时代命题,以春风化雨之势培育全社会的税收法治信仰。(文、图/恩阳区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