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现代化进行式 > 正文

山高水长 经典永存——世界语文化与《世界文化史》系列活动近日在西安举办

2025年4月12日周六,阳光和煦,鸟语花香,灞河两岸绿柳成荫,踏青游玩的人络绎不绝,在灞河岸边矗立着西安图书馆新馆,面积约5.3万平米,阅览座位超过3000个,日接待量超过15000人次。是西安市新的文化地标、网红打卡地和2024年西安市文化惠民工程。

世界语文化与《世界文化史》系列活动是西安图书馆4·23世界读书日系列阅读推广活动之一,也是西安世界语协会“世界语文化周”活动的重点内容。这次活动由西安图书馆策划和发起,并联合上海三联书店和西安世界语协会共同举办,文化活动分世界语珍贵文献展和世界文化学术讲座、陈廷璠先生译著《世界文化史》(第十版)再版发布三部分构成。世界语珍贵文献展设在西安图书馆二层中厅,为期一个月,集中展示了世界语创始者柴门霍夫本人撰写的著作、翻译作品、国外出版的世界语书籍,中国出版的关于世界语的教材、通识读物、工具书、红色文献、期刊杂志、翻译作品等出版物,西安世界语协会早期领导人王复隆、王动等藏书,革命先驱、著名翻译家陈廷璠的生平资料,翻译著作《世界文化史》各时期版本等。其中文献出版时间最早为1908年,距今已117年,所有文献均为西安世界语协会收藏,其中有些不分重要文献是第一次向公众展示。学术讲座及《世界文化史》再版座谈会,着重从建党史、文化史角度介绍中国共产党建党前夕,革命先驱中世界语者的重要活动事迹,对建党所作贡献等。

陈廷璠《世界文化史》译著被三联书店列为百年社会科学经典书籍001号,该书从初版至今历经九十五年,上海三联书店将于今年出版发行第十版。《世界文化史》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Lynn Thorndike教授所著,1926年在美国首次出版,至今已经九十九年。该书由黄凌霜先生1928年带回国内,赠送给陈廷璠先生,在上海暨南大学作为教学参考资料。陈氏于1930年将其翻译成汉语并出版发行,蔡元培先生非常重视和支持《世界文化史》译著的出版,为这本译著亲笔题写书名。1931年第二版上册经修订和新编下册一起交付出版时,经历坎坷。1932年,胡适先生将该书推荐到上海新月书店(著名文化出版社,由徐志摩和胡适发起),排版期间,遭遇淞沪战役(即1·28事变),所排之版及原稿均毁于日军炮火。战役开始,日军出动飞机,有目的地对上海商务印书馆、东方图书馆等文化部门施以滥炸,使中国最大的、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全部被烧毁,东方图书馆所收藏的数百万卷书籍资料,包括“涵芬楼”所藏的10多万册宋版、元版珍贵古籍图书,先遭炮火焚烧,后又被日军劫掠。《世界文化史》幸有原始底稿。1932年暑期,陈廷璠受聘中山大学历史系,讲授《世界文化史》和《俄国史》等课程,陈廷璠用书写稿在中山大学作为讲义,六年间几经修改、校订,于1939年9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全版上下两册才与读者见面。自新文化运动之前,中国没有比较全面的世界文化的书籍,陈廷璠先生的译著《世界文化史》面世后,作为国内大学教材得到广泛使用,同时也获得社会各界读者的喜欢,之后在台海两地出版。中华书局、上海三联书店也不断再版,流传至今,这本书在中国译著出版史和中国新文化运动史上已成为一个奇迹。这段故事只是陈廷璠先生波澜壮阔人生的一个瞬间,陈廷璠先生一生在寻求中华民族振兴的征途中历经坎坷,多次东征西回、南渡北归,他的命运和事迹是一段催人奋进又掩卷沉思的传奇!

陈廷璠(1895.10—1951.7),字崑山、空三,陕西鄠县(今西安市鄠邑区)西乡晋侯村人,出身农家。九岁上村中私塾,十五岁从父在曲抱村玉蟾台小学读书,十六岁考入鄠县县立高等小学, 民国二年入陕西省立第一中学,学习四年。民国六年(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陈廷璠先生是著名世界语者、北京世界语专门学校创始人,是五四运动主要策划者、组织者,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红色先驱,是杰出民主革命家、社会活动家、优秀的教育家和翻译家,是中国最早的共产主义组织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成员,是李大钊秘密派赴俄国联系共产国际的第一位北京大学学生。陈廷璠先生是著名世界语者,为世界语在中国兴起与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1921年,他在北京大学师从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学习世界语。1922年,同蔡元培、鲁迅、周作人、爱罗先珂等创办北京世界语专门学校,1923年9月至1925年5月,在北京世界语专门学校任教,先后担任总务长、教务长、代理校长,主持学校工作,为全国培养世界语师资力量300余人。陈廷璠先生在北大就学时,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在五四运动中,是北京大学哲学系代表,担任北京中等以上学生联合会庶务副主任,并肩和周恩来一起组织“六·三游行请愿”,后与友人创办《社会运动新思潮》、《农友会》等进步刊物,并1920年10月加入由李大钊指导,邓中夏、罗章龙等发起成立的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主义小组最早的五十五名成员之一。经李大钊安排与维金斯基联络,密赴俄国联系共产国际争取经费和装备,组建革命队伍,最早独自开创中国共产主义事业国际统一战线。

陈廷璠先生在西安事变发生后,立即投身促成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提出的四方驻军方案,得到于右任先生支持得到实施。在杨虎城的安排下,又遇周恩来同志,共谈土地革命事宜。在抗战期间1941年,他投身实业,兴办教育,创办了益生造纸厂、兴国中学,为抗战和国家建设培养了万余名人才。1945年,在刚赴任鄠县县参议长期间,组织民工为飞虎队修建抗战机场,决定把工程节余款项用来办学,同世界语者周尧院士合作,创办陕西户县农业专科学校。该校解放后并入国立西北农学院,后又改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现已成为国际著名的211、985农业大学。1949年5月,鄠县解放前夕,在陈廷璠主持议会的会议上,地下党员曹希文同志的身份被突然暴露,陈廷璠随机应变让曹希文同志紧急脱身,逃往旬邑马栏,保护了鄠县整个地下党组织安全。解放前夕,曾单赴南京与李宗仁商议,电报联系叶剑英同志共同策划和平建国大业。在成都期间,深入虎穴,秘密策划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原黄埔军校)整体起义,在我党多方力量参与下,实施了分部起义。

陈廷璠先生终生坚守初心信仰,不负家国,不负人民,亲历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时期的重大事件,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陈廷璠先生值得世人永远怀念!

西安世界语协会袁永明先生会长主持了这次会议,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副会长王汉平先生出席大会,国内湖北省、广州、苏州、兰州、成都、延安等地的世界语协会成员和西安市相关各界均派代表参会,当天前来西安图书馆阅览读书的部分市民、学生也乘兴参加。上海三联书店作为主办单位之一,发行部主任助理谭立先生专程从上海赶来参加本次座谈,介绍陈廷璠先生译著《世界文化史》的历史文化价值,并发布了该书再版信息。鄠邑区图书馆,文史学者和党史专家、鄠邑区晋侯村党支部和陈氏后人参加了本次活动。与会代表齐聚丝绸之路的起点,畅所欲言地研讨世界语文化和《世界文化史》的深刻内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的融合发展,展示了世界语文化和《世界文化史》与生俱来的天下情怀和环球视野,激励着新时代的人们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不畏艰险、风雨无阻地朝前走去。(供稿人:西安图书馆 葛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