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税改看四川 > 正文

​理论培训+实践考核 马尔康校税携手培育税收普法新生力量

在第34个全国税收宣传月期间,国家税务总局马尔康市税务局紧扣“税收·法治·公平”主题,携手马尔康民族师范学校,推出大学生税收普法志愿者培训项目,以“培训+实践+考核”模式,着力打造一支青年“藏汉双语”税收普法志愿服务队,助力税法宣传走进校园、走进家庭、踏入社会。

“同学们,你们兼职取得的收入需要纳税吗?”在理论培训课上,税务老师从学生常见的实习、兼职等收入切入,用贴近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们思考。随后,税务老师分别从税法基础、电子税务操作、税收优惠政策等六个方面,从宏观政策解读到微观案例分析,全方位、多层次地为学生们讲授税法知识。

为了让抽象的法律条文变得生动可感,培训课堂还融入了“办税服务厅实际现场演练”“社保费争议调解模拟”等生动鲜活的场景教学,模拟真实的办税场景和税收争议调解过程,让学生们在情景演绎体验中深化对税法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代表走进办税服务大厅,沉浸式体验导税咨询、政策宣讲等一系列实务操作,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辅导纳税人使用自助办税终端完成涉税事项办理,让我很有成就感,也真正感受到了税务工作的重要和不容易。”马尔康民族师范学校学生旦真多吉在体验结束后表示。

除了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马尔康市税务局还设置了“理论测试+能力评测”的考核机制。其中,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考核中占据60%的权重,重点考察志愿者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税收实务问题时,能否准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妥善处理;理论测试成绩占比40%,主要检验志愿者对税法基础知识和相关政策法规的掌握程度。

经过理论培训、实践操作和双轨考核,最终4名获得“税收普法志愿者”证书,成为马尔康市“藏汉双语”青年税收普法志愿服务队的首批成员。“这是对我在培训和实践过程中的努力的认可,也赋予了我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接下来,我将积极投身到各类税收宣传活动中,带动更多人学习税法、了解税法、遵从税法。”“税收普法志愿者”尼玛说。

马尔康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校税合作,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拓展实践平台和渠道,借助学校“藏汉双语”教学的独特优势,打造一支既精通税法知识、又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的“藏汉双语”青年志愿者队伍,为税收普法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活力,助力税收法治建设迈向新高度。(马尔康市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