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现代化进行式 > 正文

三明学院实践队走进中央红军标语博物馆开展实践活动

近日,三明学院实践队走进福建省永安市洪田镇中央红军标语博物馆,以“沉浸式”学习体悟峥嵘岁月,在革命历史的鲜活印记中厚植家国情怀,凝聚奋进力量。

“作为全国首个‘红军标语实体博物馆’,中央红军标语博物馆由少共国际师指挥部旧址‘逢源堂’与红军战时医院旧址‘作求堂’组成,于2016年正式开放……”,这是讲解员在为实践队成员介绍展馆的历史。馆内珍藏红军标语300余条,涵盖政治、军事、民生等八大主题,既有“帝国主义从中国滚出去”的铿锵呐喊,亦有“红军是工人农民自己的武装”的坚定宣言。一幅幅斑驳的标语以墨书、石灰、木炭为媒,或遒劲奔放,或朴拙真挚,宛若星辰散落闽西大地,勾勒出土地革命时期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图景。

实践队员驻足聆听讲解员讲述少共国际师“娃娃军”的悲壮史诗——这支平均年龄仅18岁的铁血之师,在石城保卫战与湘江战役中以青春热血铸就丰碑,更走出了23位开国将军。“这次参观让我深刻认识到,爱国主义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实践队队长吴雨欣说道,同时她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应继续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日常生活中,从点滴小事做起,积极践行爱国主义。以史为鉴,勇毅前行,方能在复兴长卷中书写属于这一代人的赤诚篇章。

据悉,三明学院坚持把社会实践打造成一堂堂“行走的思政课”,引导广大青年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精神,通过开展主题参观、志愿服务、宣讲等社会实践活动,走出校园“象牙塔”,走进社会“大课堂”,让思政教育“动”起来。(供稿人:李雅琪 纪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