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惠春风拂面来,税宣恰逢好时节。作为全国最大的羌族聚居县,茂县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的羌笛、羌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千年文明的见证,更是传承至今的文化瑰宝。值此第34个全国税收宣传月,国家税务总局茂县税务局紧扣“税收·法治·公平”主题,以非遗传承为切口,推动非遗文化传承与税惠政策普法深度融合,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税动力。
惠政润集市 税韵融非遗
羌笛清音绕市,绣线经纬生辉。在茂县非遗文化集市上,羌笛悠扬、锦绣羌绣、羌医问诊、银匠工坊四大主题展台次第排开。税务干部们手持绣针穿梭引线,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一枚以金线勾勒的税徽跃然绣绷之上,针脚起伏中承载着税务人员对税收法治精神的崇尚和对法治、公平的追求。
为确保商户充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守护非遗文化传承的薪火,茂县税务局组建“非遗税惠服务小分队”走进文化集市,设立税费政策咨询台,普及税法知识,解决涉税涉费难题。同时,针对非遗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开展上门辅导,精准落实“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等税费优惠政策,不断提升纳税服务质效,进一步提振非遗传承人扎根行业、传承技艺的信心。
这样的“文化+税务”服务模式在羌医馆里生根发芽。“这些带着‘羌味’的政策解读特别实用。”唐医生从羌医的历史渊源、独特疗法,谈到如今“税务管家”对羌医发展的非遗守护,不由感慨道:“税务干部送来政策‘锦囊’,不仅精准匹配我们的涉税难点,还一对一辅导我们如何申报享受,难题一下子都解决了!现在我们可以更放心地把精力投入羌医的传承创新中了。”
数据筛风险 服务织密网
当非遗匠人们专注创作时,一张精密“税网”也正在全面铺开。针对非遗涉及的文化产品交易,茂县税务部门运用大数据对相关个体工商户、小规模纳税人开展风险筛查,通过进行数据比对,及时发现并纠正部分纳税人存在的个税代扣代缴不全、电子发票开具不规范等问题。同时,运用“服务+监管”模式,依法依规开展涉税风险排查,降低涉税风险,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多亏了税务部门的指导,帮我们规避了潜在的风险,我们非遗文化产品发展也更有底气了!之后我们会定期开展税务自查,确保享受政策红利的同时也能做到合规经营。”茂县西羌绣纺有限责任公司李女士说。
连心筑机制 长效助传承
近年来,茂县税务局积极响应非遗传承号召,探索“非遗+文旅+纳服”融合新模式,除了为非遗企业提供针对性服务,对羌绣、羌银等不同类型企业的税收政策进行分类宣传之外,还与非遗传承人签订《税企连心书》,建立长效机制,以此作为长期合作的起点,在提供精准服务、促进文化交流的同时,增强企业纳税意识,共同助力非遗产业发展。
接下来,茂县税务局将继续立足税收职能作用,充分挖掘地域特色,走进更多“非遗企业”,提供“一户一档、精准推送、跟踪监督”的全链条服务模式,帮助企业用足用好税费优惠政策,守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助力非遗企业在合规经营中焕发“新颜”。(文、图/茂县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