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江这片土地居住着傣族、景颇族等 26 个民族。多民族聚居,赋予了盈江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近年来,盈江在如何努力打好民族文化这张牌,推进民族文化发展上不断进行积极探索。
深挖文化基因,激活民族资源
盈江县聚居着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傈僳族、德昂族等26个民族,其中傣族与德昂族的泼水节,以其“以水为媒、传递祝福”的仪式感,成为当地最具辨识度的文化符号。这一节日不仅是民族情感的载体,更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近年来,盈江县通过节庆活动、非遗展示、民俗体验等方式,将泼水节从传统仪式转化为文旅IP,吸引了大量游客。
创新融合路径,打造多元体验
文旅融合的关键,在于找到传统与现代的平衡点。不久前,盈江县将傣族德昂族泼水狂欢节与德宏州首届户外运动大会同步举办。通过户外运动大会的举办,吸引了专业运动员和年轻群体,为泼水节带来新流量,形成“以体促文、以文带旅”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拓宽了文化的表达维度——泼水的狂欢与运动的激情交融,既保留了节日的核心内涵,又赋予其现代活力,形成“传统文化破圈”的示范效应。
挑战、守护与展望
但是,近年来许多“红极一时”的小镇和景区,为商业化敲响了警钟。因此,想要推进民族文化,仍需理智思考。
其一,如何在商业化浪潮中保持文化纯粹性?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可能导致民俗表演形式化,削弱文化内涵。其二,如何提升服务承载力?游客激增可能对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造成压力。其三,如何能够实现“四季长红”,而并非快速陨落?
答案就在“融合”与“传承”当中。2025年傣族德昂族泼水狂欢节与德宏州首届户外运动大会的同步举办,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体现了当地对民族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更展现了其以文化为纽带、推动全域发展的战略智慧。
文化不仅是历史的沉淀,更是未来的资源,唯有在传承中创新,在融合中突破,才能让民族文化真正“活起来”,更“火起来”!(供稿人:盈江县融媒体中心 余新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