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34个全国税收宣传月启动以来,阿坝州税务系统紧扣“税收·法治·公平”主题,将税法知识化作“流动课堂”,献上一席满含高原风情与藏羌乡音的税宣盛宴。
尼玛税校奏响税宣新乐章
在阿坝州阿坝县,国家税务总局阿坝县税务局以“税启未来・法护成长”为主题,依托尼玛税校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普法活动,通过沉浸式课堂、情景式体验、税法小剧场等精彩活动,为300余名师生带去一场别开生面的“税法宣传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高原上四通八达的公路、校园里明亮的电灯、牧区的医疗站,这些都靠什么来建设吗?”在藏汉双语的沉浸式课堂中,税法宣传员以“税收点亮美好生活”为主题,生动讲述了税收历史、税种类别以及惠民政策,通过计算“家庭账本”中的教育补贴、医保减免等“税收红利”,深刻阐释“税聚民力、泽润万家”的内涵,在观看完《税眼看家乡》纪录片和税收漫画展后,学生德吉感叹:“税收如雪山融水滋养着高原大地。”依法纳税、守护家乡幸福的观念在学生们的心里悄然扎根。
为了让税法宣传更加生动活泼,学生们化身“小小税官”走进办税厅,从排队取号到窗口办事,从自助办税到电子税务局,全流程体验了“导税员”“前台受理”“后台审核”等税务工作,扎西在模拟体验代开发票流程后说:“每一笔税款背后,都有着无数人、无数环节的努力付出,我会提醒阿爸阿妈按时申报纳税,做诚信守法的纳税人。”
由师生、家长共同编演的《诚信纳税助振兴》《税惠春风进牧区》情景剧也广受好评,演员们用身边的小事情,演绎出税收法治的大道理,鼓励学生们争着当“税法小小宣传员”,让税法知识传播突破“海拔”的限制,从校园延伸至家庭和社会,在雪域高原播撒税收文明的星火,筑牢诚信纳税的社会根基。
校税携手共育普法新力量
在马尔康,一场“青税育苗”行动正掀起民族地区税收法治新风尚。国家税务总局马尔康市税务局携手阿坝州马尔康民族师范学校,创新推出“藏汉双语”大学生税收普法志愿者项目,以“校税共育”模式浇灌法治种子,让青春身影跃动在税法宣传一线。
针对民族地区群众语言不通、政策理解难等痛点,马尔康市税务局定向招募50名精通藏汉双语的民族学生组建“普法志愿服务队”,并为志愿者们开设税法基础知识、电子税务局操作、税收优惠政策解读等6门标准化课程,量身定制“牧区社保政策解读”“特色民宿税收优惠实务”等特色课程;特邀税务骨干与藏族教师组成“双语双师”团队,通过情景剧演绎、税案辩论赛等鲜活形式,让税法知识、税费政策“翻译”出浓浓酥油香。
“扎西德勒!我来为您演示手机缴纳社保费。”在马尔康市办税服务厅,志愿者彭措正用藏语辅导藏族阿妈通过手机缴纳社保费。据悉,为提升志愿者服务能力,马尔康市税务局在办税服务厅设置“双语导税岗”“流动政策站”等实践岗位,引导志愿者们深度参与“办税服务厅现场实操”“社保费争议调解模拟”等特色教学活动。
目前,首批46名志愿者顺利完成培训,4人凭借优异的表现被授予“税收普法志愿者”证书,他们将投身到各类税收宣传活动中,带动更多人学习税法、了解税法、遵从税法。
税法宣传吹暖学子创业梦
“以前总觉得创业要先过‘税务关’,现在才发现国家早给我们备好了‘助推器’。”在国家税务总局汶川县税务局举办的税法宣传活动上,阿坝师范学院的学生们纷纷举起手机拍摄政策图解,生怕错过任何一个“政策彩蛋”。
日前,汶川县税务局组织业务骨干走进阿坝师范学院,以“税务春风进校园护航青春就业路”为主题,在税收普法教育基地上演了一场“税收知识嘉年华”,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的教学方式,为即将启航的“职场新人”送上量身定制的“政策大礼包”。
活动现场,税务干部变身“校园导师”,将晦涩的政策条文转化为生动的“创业锦囊”,以“创业税收政策全攻略”为主题,针对大学生最关心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小微企业税收减免、灵活就业社保缴纳等“创业痛点”进行详细解析,“税收优惠就像隐形的创业天使!”阿坝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2021级财务会计教育专业的姚丽林同学兴奋地说。她认真地在笔记本上记下了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优惠政策要点:“目前我正在筹备自主创业,这些正好用得上。”
在“闯关式”有奖竞答环节,社会保险费缴纳规则、电子发票使用场景等专业知识被税务干部们融入生活情境。“公司首月营收5万元需要缴纳增值税吗?”随着问题被抛出,学生们争先举手抢答,抢答成功的同学不仅收获了税务小礼品,更获得了与“税务专家”一对一咨询的机会。
活动现场还发放《大学生就业创业税收指南》《创业税费政策明白卡》。
从校园课堂到雪山牧场,从纸质税单到移动课堂,税收宣传的春风始终温暖常在。阿坝州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何国川表示,阿坝税务将持续以更新的举措推动税收普法宣传,以更优的服务激发市场活力,以更大的改革力度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与社会各界携手共绘合规经营、诚信纳税的法治画卷,让税收宣传的春风在净土阿坝常吹常新。(文、图/阿坝州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