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现代化进行式 > 正文

通渭公安聚力推进“智慧交管”建设深度赋能交通安全管理



今年以来,通渭县公安局以建立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牵引,紧紧围绕“降事故、保安全、保畅通”总目标和“安全、有序、畅通、便民”第一目标,聚力推进“智慧交管”建设,加力提升公安交管新质战斗力,全力打造精细完善的管理警务、快速反应的实战警务、便捷高效的智慧警务、严格规范的法治警务和群众满意的服务警务,对症推动全县城市交通秩序治理工作提质增效。



一、聚力强内核,升级“智慧交管”硬件建设。一是推进交管中心“智能”。投入1800余万元升级改造公安交管智能指挥中心,建成集交通卡口管理、可视化巡查、远程指挥调度、交通违法抓拍、车辆缉查布控等多个功能模块为一体的“智慧交管”平台,形成了集“互联网、公安网、视频专网”加“智能交通图像应用平台、道路监测平台、集成指挥平台、综合应用平台、指挥调度平台”为一体的“3+5”框架体系。二是推进交通设施“智控”。依托智能交通图像应用平台接入视频823路,建成扁平化音视频指挥调度系统,为交警大队及乡镇交警中队民辅警配备4G执法记录仪100部、4G对讲机4部、4G布控球1台,并对执法记录仪、车载终端、布控球等4G移动音视频终端全部接入管理。三是推进前端建设“智管”。公安交管智能指挥中心“全天候”高效运行,在GIS地图上快速、直观巡查辖区各音视频设备使用情况,对一线警力资源进行快速指挥调度。以东西方向襄瑞路、温泉路(文化街)和滨河路3条道路为主干,以南北方向相接若干道路为支干,因地制宜打造智慧城市路口,建成路口智能信控系统30个,实现了交通信号灯配时智能化。



二、聚力强机制,提升“智慧交管”治理能力。一是交管勤务更高效。聚力打造“1+N”指挥调度中心,即综合指挥调度中心及智慧监管、警力部署、违法查处、事故处置等公安交警业务,根据道路车流情况,统筹协调警力部署和指挥调度一线民辅警,及时应对处置交通事故、道路施工、恶劣天气等各种突发性交通警情,做到“警力跟着警情走”,切实提高用警效率,进一步创造性实践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二是隐患治理更精细。推行“探头站岗、鼠标巡逻”勤务,通过高清摄像头、交通流量检测器等设备,实时监控城市道路和农村道路交通状况,并对国省道执勤组开展视频点调。全面掌握辖区天气、道路通行、交通管制、交通事故等情况,加强雨雪雾恶劣天气数据分析研判,有效支撑恶劣天气情况下的协调联动和应急指挥调度。三是车辆管控更精准。充分利用“智慧交管”大数据平台研判分析功能,深入研究客货、危化品运输及面包车等重点车辆交通违法行为特点规律,及时框定重点路口及时段,积极谋划搭建实战模型数据,实时锁定违法车辆、人员进行精准查处。


三、聚力强保障,延伸“智慧交管”服务触角。一是交通状况“一目了然”。通过实时交通态势监测交通事故、交通拥堵等异常事件,依托一体化指挥平台实现交通事件感知、主动预警和事件定位,科学指挥调度、精准分工协作、灵通路面信息,第一时间调度警力处置异常事件60起,确保了辖区道路畅通。二是便民服务“一键送达”。依托交管12123APP、县公安局公众号等平台,精心推出轻微事故在线处置、拥堵指数在线发布、交警业务在线办理、举报建议在线答复等便民服务,让群众更有体验感、获得感。三是紧急出行“一路护航”。针对群众紧急特殊需求,充分发挥“智能交通”科技优势,通过智能远程控制信号灯,实现车辆绿波通行,保障求助车辆快速抵达,为人民群众紧急求助提供了有力支撑,第一时间保护了受困群众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