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时节,乍暖还寒。66岁的暖水镇村民何某胜,怀揣着对生命的渴望,走进了汝城县中医医院内三科(肺病科、肿瘤科、中医经典科)病房。
这位被食管恶性肿瘤、主支气管占位狭窄并肺炎等多种疾病缠身的老人,怎么也没想到,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自己会经历一场中西医结合的生命保卫战;更未曾料到,能在县中医医院感受到精准医疗与人文关怀带来的双重温暖。
重症来袭:多病缠身的严峻考验
3月15日,何某胜因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声嘶10余天入院。除了气管重度狭窄引发呼吸道症状外,他的病史极为复杂,患有食管恶性肿瘤支架术后、慢性胃炎、陈旧性脑梗死等8种基础疾病。
“CT检查显示双肺感染、气管重度狭窄,而凝血功能异常的危急值更是让病情雪上加霜。”面对这位患者,内三科(肺病科、肿瘤科、中医经典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何春萌带领医疗团队迅速启动多维度诊疗方案。
中医辨证为“寒饮伏肺证”,予以小青龙汤加减以温肺化饮;西医则针对感染、凝血异常等问题,展开抗感染、平喘化痰治疗。
查房记录中密密麻麻的诊疗调整,见证着病情的起伏变化:从3月16日首次查房时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飙升,到后来的呼吸困难的紧急处理,每一次病情变化都紧紧牵动着医护人员的心。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气管新生物致使管腔重度狭窄,这无疑成为了威胁患者生命的“定时炸弹”,也给治疗团队带来了巨大挑战。
精准施治:中西医结合的技术突围
内三科(肺病科、肿瘤科、中医经典科)的治疗方案始终彰显着中西医结合的智慧光芒。中医团队依据病情演变,从初期运用小青龙汤,到后期采用止嗽散加减,精准把握“宣肺、涤痰、平喘”的治疗主线;西医团队则在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等方面进行严密监控。
特别是针对气管狭窄问题,多次通过纤维支气管镜进行肺泡灌洗、痰栓抽吸,为后续手术争取宝贵时间。
4月6日,在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专家张声霆的指导下,内三科(肺病科、肿瘤科、中医经典科)团队为患者行经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支架置入术(汝城首例)。在全麻状态下,医疗团队凭借精湛技术,成功将覆膜Y型气管支气管架精准置入狭窄部位。术后,气道梗阻立即解除,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明显缓解。
这一高难度手术的成功实施,不仅彰显了内三科在呼吸介入领域的技术突破,更标志着医院在恶性肿瘤并发症处理方面达到了新高度。
医者仁心:贯穿始终的生命守护
治疗期间,医护人员对细节的关注无微不至。考虑到患者经济困难,团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优先选择性价比高的治疗手段;针对患者的焦虑情绪,责任护士每天耐心进行疏导;每次支气管镜检查前,主管医生范锦涛都会详细讲解检查流程,以缓解患者的恐惧心理。
当4月8日第二经内镜气管扩张术后,看到支架贴壁良好、气道通畅的检查结果时,患者、家属以及医护人员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4月14日出院当天,何某胜紧紧握住范锦涛的手,为医护人员竖起大拇指时,感慨地说:“没想到在家门口的医院就能做这么复杂的手术,现在呼吸顺畅了,声音也亮了,你们就是我的救命恩人!”朴实的话语背后,是对整个医疗团队日夜坚守的最高褒奖。
学科风采:守护生命的硬核力量
此次救治的成功,是内三科(肺病科、肿瘤科、中医经典科)技术实力的集中体现。
近年来,该科室深耕中西医结合领域,形成了“中药内服+中医外治+现代介入技术”的特色诊疗体系,在肺部疑难病症、肿瘤并发症处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从常规的抗感染治疗到高难度的气管支架置入,从辨证施治的中药调理到精准高效的内镜介入,团队始终秉持“中西合璧、生命至上”的宗旨,不断突破县级医院的技术瓶颈。
何某胜的康复故事,只是内三科(肺病科、肿瘤科、中医经典科)守护生命的一个缩影。在这片充满温情的土地上,医护人员用精湛的技术驱散病痛,用温暖的关怀点亮希望,让每一位患者都能在中西医结合的诊疗过程中,感受到生命的尊严与力量。
正如科训所言:“仁心仁术、博学明辨,同健康共奋进”,他们正以实际行动,书写着基层医疗守护健康的动人篇章。(供稿人:朱孝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