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视讯 > 正文

西南医科大学深化教育医疗帮扶 赋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西南医科大学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人才优势,持续深化“五扶并举”帮扶模式,于4月同步推进教育医疗帮扶项目,为提升基层人才培养质量注入新动能。

实施精准教育帮扶,筑牢心理健康防线

4月7-11日,苍溪职中专业教师心理学跟岗学习培训班在西南医科大学举办。培训聚焦课程设计、心理咨询等核心内容,采取“集中授课+案例研讨+实操演练”教学模式,帮助8名参训教师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新技能。自开展“泸苍帮扶”以来,西南医大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资源,推动苍溪县教体系统心理学专业建设,护航当地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创新医疗帮扶模式,提升基层护理水平

同期,西南医科大学赴乡城县开展第8年医疗教育帮扶,为24名基层护理骨干开设专项培训。课程精准对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创新构建“理论精讲+真题解析+模拟冲刺+高原特色病案教学”四位一体培养体系。2017年以来,学校累计选派40余名专家,开展专题培训150余场,培养护理人员132名,成功推动当地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从0%跃升至75%,助力藏区护理人才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带动县域医疗水平质量显著提升,形成“不离乡不离土”的医疗人才培养新范式。

构建长效帮扶机制,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学校始终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2025年重点推进三项举措:一是聚焦重点领域,围绕定点帮扶地内生发展动力开展帮扶工作;二是发挥学校教育资源优势,凸显教育帮扶特色,坚持“智志双扶”的工作导向开展帮扶工作;三是注重协同合作,形成强大帮扶合力,进一步加强与帮扶地区的沟通协调机制,进一步深化“校地共建”机制。

学校长期坚持“投入有力度,帮扶有温度”,推动乡村振兴工作高质量发展。目前,学校已建立覆盖教育帮扶、医疗帮扶、产业帮扶、消费帮扶、党建帮扶的立体化帮扶体系。下一步将探索打造“校地协同育人共同体”,为服务健康中国战略、推动乡村振兴贡献更多智慧力量。

来源:西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