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在中马友好关系蓬勃发展的新时代浪潮中,一系列盛事接连奏响友谊的激昂旋律。
此次音乐会由天津音乐学院与马来西亚思特雅大学音乐学院携手联合主办,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马来西亚江苏总商会积极参与协办,马来西亚中国文化艺术联合会、马来西亚海华文旅集团全力担当承办重任。它不仅是一场汇聚民族音乐精华、令人陶醉的艺术视听盛宴,更是在“一带一路”伟大倡议的时代背景下,中马两国文化深度交融、携手共进的生动例证,各方齐心协力,为增进两国人民情感交融、实现民心相通铺就了一条绚丽多彩的文化通途,在两国文化交流的灿烂史册中,镌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
名家名团汇聚,共谱民乐华章
音乐会现场,王宏伟、张喜秋、陈军等一众著名艺术家,与朝气蓬勃、风华正茂的天津音乐学院青年民族管弦乐团并肩携手,登上国际舞台,共同绽放出耀眼夺目的艺术光芒。音乐会伊始,《节日序曲》以其欢快激昂的节奏率先奏响,瞬间点燃了全场观众的热情,那蓬勃的旋律仿佛让人看到生活中处处洋溢的朝气与活力;紧接着,《瑶族舞曲》以灵动的旋律铺陈开来,好似带领着现场听众走进了少数民族那载歌载舞、热闹欢腾的欢庆场景,令人心驰神往;《七彩之和·太阳歌》则用一个个灵动的音符精心勾勒出一幅绚烂多彩、如梦如幻的画卷;《阿拉木汗》尽情展现出别样独特的民族风情,让人沉醉其中;《春江花月夜》以其婉转悠扬的曲调,宛如徐徐展开的一幅诗意江南水墨画,将东方文化的含蓄与浪漫娓娓道来;而《战马奔腾》的激昂奋进,则将豪情壮志抒发得淋漓尽致,让人热血沸腾。
舞台上,既有历经岁月沉淀、流传千载,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的经典名作;也有洋溢着时代气息、极具创新精神,展现传统民乐在新时代蓬勃生命力的现代民族新篇。乐团巧妙地将传统乐器与现代乐队编制相融合,独奏时,演奏者技艺精湛,将乐器的独特音色与情感表达发挥到极致;重奏中,各乐器相互呼应、配合默契,碰撞出美妙的音乐火花;合奏时,气势磅礴,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出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与源远流长的历史传承,让现场观众沉浸在一场无与伦比的音乐盛宴之中 。
此次专场演出,具有非凡的意义。这不仅为中马两国人文交流和民间外交注入了全新活力,更是天津音乐学院长期以来人才培养成果的一次生动展示,是一次肩负着重大文化传播使命的重要交流之行。艺术家们凭借着精湛绝伦的技艺、深厚扎实的艺术积淀以及与乐团之间高度的默契配合,将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独特韵味诠释得入木三分,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内涵。天津音乐学院青年民族管弦乐团也借此难得的契机,充分彰显出超高的专业素养与卓越非凡的团队协作精神,成功地将中国民乐推向世界舞台的中央,让全球观众得以领略中国民乐那深邃迷人的独特魅力,为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广泛传播添砖加瓦,贡献出重要力量 。
深化人文交流,夯实友好根基
中马两国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历史可追溯至两千年前,早在秦汉时期,两国便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开启了经济、文化交流的大门 。1974年5月31日,马来西亚成为首个与中国建交的东盟国家,两国关系自此踏上新的征程 。
在“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深入推进的时代大背景下,中马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呈现出日益紧密、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音乐,作为一种跨越国界、不分种族的通用语言,已然成为连接两国人民心灵的坚固桥梁,为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
天津音乐学院院长王宏伟深刻指出:“中马两国友好情谊源远流长,历经千年岁月的洗礼,愈发深厚醇厚。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两国的经贸合作不断取得新突破,持续迈向新的高度,为两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与此同时,文化交流活动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精彩纷呈的繁荣景象。此次天津音乐学院凝聚各方力量,带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经典民乐踏上这片充满热情的交流之旅,这一行动意义深远。一方面,为学院的师生们搭建起了一个高水准、国际化的艺术实践平台,让师生们在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艺术水平;更为关键的是,通过艺术这种独特而强大的感染力,有力地推动了中马两国在人文领域的深度交融,进一步夯实了两国友好往来的坚实基础,促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心灵相通。文化交流,从本质上来说,是一场跨越国界的心灵对话,是增进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相互理解与信任的重要纽带。天津音乐学院也将始终坚定不移地秉持着这一理念,积极投身于中马文化交流及‘一带一路’艺术交流的伟大事业中,为让中马友谊之船在历史的长河中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全部力量 !”
音乐会当晚,近千名观众如痴如醉地沉浸在这场跨越山海、汇聚两国文化精华的音乐盛会之中。作为中马文化交流的一次深度实践,本场音乐会承载着独特而深远的文化价值,宛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中马友好交流的历史长河中,肩负着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文化互鉴的重要使命,寄托着两国人民增进了解、深化友谊的美好愿景。二胡演奏家、天津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陈军表示:“我们此次出访马来西亚,不仅是展示中国民乐魅力,更期望借音乐之力,推动两国青年间的交流合作。音乐能跨越文化差异,拉近人们的心灵距离。我们希望借这场音乐会,与马来西亚音乐爱好者一同探索音乐的无限可能,为中马文化交流贡献力量。 ”
男高音演唱家、天津音乐学院歌剧学院教授张喜秋谈到,通过演绎中国经典曲目以及融入马来西亚本土音乐元素的作品,既能让马来西亚民众领略中国音乐的独特魅力,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能增进中国学生对马来西亚音乐文化的理解与欣赏,实现双方文化的深度交流融合。音乐文化交流是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途径,它能打破语言和文化的隔阂,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让两国人民在音乐的共鸣中增进彼此的理解与信任。
音乐会结束后,记者采访了马来西亚中国文化艺术联合会执行会长丁鹏。他表示:“这场音乐会无疑是中马人文交流的一座新里程碑,现场观众的热烈反响就是最好的证明。在未来,我们计划进一步拓展中马两国在音乐领域的合作。一方面,我们将定期组织两国青年音乐家的交流互访活动,通过共同举办音乐会展演、大师班、专题讲座等形式,激发中马两国艺术家的音乐灵感,碰撞出绚丽的艺术火花;另一方面,我们还打算打造中马国际文化艺术节,邀请中马两国顶尖的音乐团体和艺术家参与,集中展示中马两国各具特色的音乐文化,让两国人民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彼此的音乐精髓,让音乐成为连接中马两国人民心灵的永恒纽带,不断夯实两国友好的民意基础 !”
此外,此前由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主办,天津音乐学院、马来西亚中国文化艺术联合会参与协办的文化交流活动在吉隆坡中华独立中学热烈开展。天津音乐学院院长王宏伟代表活动主办方向吉隆坡中华独立中学捐赠了一批制作精良的民族乐器。在再春大讲堂内,该校华乐团同学们与天津音乐学院教师团代表带来的精彩演出,将活动气氛推向高潮。台下掌声雷动,观众们纷纷表示深切感受到音乐跨越国界的强大文化感染力。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中马两国山水相依、情谊相连,友好交往历史源远流长。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宏伟蓝图下,两国全方位合作持续深化,经贸领域成果丰硕,人文交流蓬勃发展,成为夯实两国友好根基、增进人民相知相亲的关键支撑力量。“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文化交流作为民心相通的重要桥梁,在促进中马两国相互理解、互信互鉴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持续推动两国携手并肩、稳步前行,共同奔赴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