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现代化进行式 > 正文

青春志愿行 医者仁心暖寒冬——南昌大学医学院学子寒假志愿服务纪实

冬日的寒风裹挟着年味渐浓的气息,却挡不住一群年轻身影奔赴在志愿服务一线的脚步。2024年寒假期间,南昌大学医学院三名学子以行动践行"医者仁心"的初心,在火车站、医院和社区中留下了温暖的足迹。来自南昌大学焕奎书院的晋蔚然、王柯入,以及玛丽女王学院的赵文雯,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新时代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让志愿服务的星火在寒冬里绽放出温暖的光芒。

"守护春运归途,每一份平安都值得全力以赴"

凌晨五点半,昆明火车站南广场的灯光在雾气中若隐若现。身穿红马甲的晋蔚然已经站在自助取票机前,她的睫毛上凝着霜花,手中的暖水袋却始终捂在怀里。"这是给低血糖旅客准备的糖和热水。"她指了指服务台旁的小箱子。作为南昌大学焕奎书院临床医学专业大四学生,这个寒假她毅然决然地选择加入铁路春运"暖冬行动"志愿者队伍。

"请出示身份证,我来帮您操作!"面对一位操着方言的佤族老人,晋蔚然半蹲在取票机前,耐心地引导老人完成人脸识别。春运高峰期,她每天要重复这样的动作上百次。在安检口,她帮怀抱婴儿的母亲拎起沉重的行李;在候车厅,她为低血糖晕倒的旅客冲调葡萄糖水;面对因列车晚点而焦躁的乘客,她更是化身"情绪疏导员",用医学心理学课上所学的沟通技巧安抚旅客。"看到他们顺利上车时的笑容,就觉得所有的累都值了。"晋蔚然翻开志愿服务日记,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特殊旅客的需求:3号候车厅2排有位视障旅客需要引导,16:20的K876次列车有两位独行老人需要重点关照......

最令她难忘的是一位独自返乡的孕妇。发现对方脸色苍白倚靠在立柱旁时,晋蔚然立即启动应急培训中学到的处置流程:测量血压、联系站内医务室、协调绿色通道。当孕妇被安全送上救护车时,紧紧抓住她的手说:"小妹,你以后一定会是个好医生。"这句话让晋蔚然红了眼眶:"原来医者的使命,不仅在医院里,更在人民需要的每个角落。"


图为晋蔚然为乘客指路情形

"轮椅上的温度,是青春最温暖的刻度"

"王奶奶,今天咱们去花园晒晒太阳吧!"王柯入弯下腰,仔细为轮椅上的老人系好围巾。作为焕奎书院临床专业学生,她在这里度过了许许多多的周末,无论是陪伴老人就诊还是和他们说说心里话……

在康复训练室,王柯入自主研发的"手指操"成了最受欢迎的节目。她将解剖学知识与养生保健结合,设计出简单易学的手部运动:"张大虎口能刺激合谷穴,缓解头痛;十指对叩可以促进末梢循环......"82岁的李奶奶自从学会这套操,每天都要拉着"小王老师"练习。更令人动容的是她对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守护。当患有认知障碍的刘爷爷反复询问"我儿子什么时候来"时,王柯入总会握住老人的手轻声回应:"您先和我讲讲儿子的故事好吗?"


图为王柯入志愿服务情景

"跨越山海的情谊,让爱没有时差"

站在社区广场的梧桐树下,阳光透过枝叶在红色志愿者马甲上跳动,赵文雯忽然意识到:志愿服务不是单方面的付出,而是人与人之间最本真的相遇。在社区服务的那段时间里,那些平凡却闪耀的片段,像老式胶片电影般在记忆里缓缓展开。

第一次为独居老人送餐时,李奶奶布满皱纹的手在防盗链后迟疑了五秒钟。当赵文雯把保温饭盒放在她布满青苔的窗台上转身离开时,身后突然传来"姑娘"的轻唤。老人颤巍巍递来的橘子,表皮带着晒过太阳的暖意,这个瞬间让她明白,善意需要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更需要等待的耐心。

志愿服务教给赵文雯的,远比她想给予的多。那些看似微小的相遇,都在重构她对"帮助"的理解——不是居高临下的施与,而是生命与生命的彼此照亮

薪火相传:志愿服务育人的"南大样本"

这三名学子的故事,正是南昌大学"三全育人"体系的生动注脚。正如赵文雯在志愿服务感言中所说:"穿上白大褂之前,先要学会系紧志愿服务的红丝带。"在这个寒假,这群未来的白衣天使用脚步丈量责任,用双手传递温暖,在志愿服务中完成了医学生向"健康守护者"的初次蜕变。他们的故事,让我们看见新时代中国青年最动人的模样——眼里有光,心里有爱,肩上扛着家国担当。(供稿人:南昌大学玛丽女王学院赵文雯 南昌大学焕奎书院晋蔚然 南昌大学焕奎书院王柯入)